中国之路: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之路(6)

中国之路: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之路(6)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真正的主流

玛 雅:你在文章中谈到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要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和中国文化因素。其中第二、第三个因素都强调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因素,又是中国文化因素。你还谈到,在中共执政哲学中,从先富论转向共同富裕论是“和谐哲学”的标志。现在,有些地方不再提共同富裕。据说党内有人甚至说,共同富裕是“亡国之道”。这些是什么信号?如果不再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会不会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胡鞍钢:在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要素中,现代化因素不断扩散,不断传播,不断应用,也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趋势。这突出表现为“六化”,即农业现代化、新兴工业化、新兴城镇化、信息化与知识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这“六化”,我称之为中国现代化的六大动力,它们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但是现代化因素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既不平衡,又不同速(度),这就出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这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成本与代价。

所以,现代化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也会有成千上万的问题。对于现代化造成的问题,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这就需要另外一个因素,即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扩散,不断传播,不断应用,也不断创新,来与现代化的负面因素、风险、成本和代价“对冲”。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一定是,现代化因素越强,社会主义因素就需要越强;中国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中国既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所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要使全体人民、全部地区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执政目标和政策的基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的道路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才是中国真正的主流。所谓“亡国之道”的说法从来都不是主流,也上不了“台面”,而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被唾弃,被淹没。

我们在《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一书中不仅论证了为什么要共同富裕,还专业化地详细分析了什么是共同富裕社会,如何走向共同富裕社会,以及共同富裕社会对促进世界性的南北大趋同的全球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不仅要使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而且要使世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换言之,中国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南方国家,共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我们这本书的另一个核心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