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京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3)

推进北京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3)

4.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流动人口户籍改革,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统筹全国社会保障的统一接续

在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流动问题,不是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能够有效解决的,北京也不能单独解决进入北京的全部流动人口问题,因而必须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

首先,国家要制定和出台全国统一的户籍法律,保障公民在全国范围内的迁徙自由权。就是说,公民不能因为流动到另一行政区就丧失了公民权。加强公民权建设,确保任何一个公民在全国范围内平等享有公民权利,是现代国家的重大职责,这项工作不能只寄希望于地方政府。

其次,加快推进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像党团组织关系在全国顺利接续一样,建立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接续制度,使社会保障跟着公民走,就像党团组织关系跟着当事人走一样顺畅便利。

再次,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中央财政对在全国跨省级行政区流动迁移的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给予相应的补贴,以此减轻迁入地的财政压力。

5.北京要从本市全部行政区域、首都圈、京津冀城市群等空间层次上进行人口布局与调控,同时要进行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的相应调整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但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日益突出,人们淡忘了人口大量集中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以及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却对聚集的大量人口表示厌烦。这确实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使人口聚集又是普遍规律,而且,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具有人口吸引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口迁移规律。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北京实行最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结果并没有有效控制人口集中的重要原因。虽然现在北京的城市病已经使人烦恼,但北京的人口聚集不会终结,在以后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北京人口增长到3000万人左右是可能的。

面对北京人口聚集增长的现实,靠行政手段限制人口进入,对流入北京的外来人口拒绝给予市民身份和待遇,虽是长期实行的政策,却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流向集中,主要取决于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的分布。如果产业布局不作调整,公共资源配置不作调整,要想单纯以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既难以达到目的,也不合乎社会正义。北京作为首都,在新的发展时期,在对待人口调控上,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变限制为疏导,变集中为分散,建设一个去特权化的公平包容的特大城市。

一方面,北京要切实从整个行政区范围内对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投入进行新的调整,从而引导人口向郊区新城、小城镇集中。从北京行政区域来说,北京本身也是一个城市群,即由中心城区、新城、郊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城市群。只要中心城区的产业和公共资源有效地向郊区新城、小城镇转移,人口就会相应地从中心城区向郊区疏解。北京要真正建设数个城市副中心,分担中心城区的功能与压力。

另一方面,北京要从首都圈、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带这个更大的空间范畴内统筹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从而引导人口的合理布局与聚集。学界认为,首都圈由北京市与河北省的廊坊、保定、承德、张家口4市组成;京津冀城市群(也称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8市。北京的人口布局和户籍改革,应当有效结合首都圈、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环渤海城市带进行产业布局与公共资源配置的统筹谋划。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