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改进工作作风 净化政治生态
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明确的针对性。这一活动要求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四风”问题,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思想上丢掉了群众观点,在实践中背离了群众路线。因此,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利益、尊重群众实践、学习群众智慧。
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谋利益,造福于人民,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追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倡艰苦奋斗,反对不务实事、骄奢淫逸、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惩贪污腐败、蜕化变质等严重背离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更不能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牟取一己私利的工具。
要自觉尊重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深入群众生活,沉下去做调查研究,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与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和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反对脱离群众实践、疏远劳动人民的高高在上的言行。
要虚心学习群众的智慧。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先生,党员干部是群众的学生。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丰富的思想智慧。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改进自己的工作。在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上注意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减少失误。自以为是,搞一言堂,独断专行,都是忽视群众的表现,是官僚主义的表现。
只有群众观念加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密切了,才有可能逐渐消除“四风”,并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一个时间表,但是坚持群众路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常态化,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郝立新)
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要从思想深处真正搞清楚为谁工作、为谁服务、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工作、怎样做好为人民服务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应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其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强党务、政务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基层调研等制度。健全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事业,使其过上幸福生活。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社会最大多数成员的普遍诉求,善于兼顾不同群体的要求,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实际困难。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服务基层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认真研究当今社会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改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深入研究网络舆论特点和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平台和信息媒介,把握主动权。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各项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刘 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