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转换是中国当前经济最重要特征(3)

阶段转换是中国当前经济最重要特征(3)

重新评估转轨时期各类政策工具的空间

为应对经济转轨,我国需要四类政策。一是纠正市场上对政府和央行无限救助的预期,实施合适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扩张。二是需要为实体经济的“去杠杆”过程的兼并重组、失业救助等提供必要的政策条件。三是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新的投资创造条件。四是要有切断金融调整的方案以及应对经济“去杠杆”过程的负面冲击,包括社会稳定、扩大内需和金融风险化解的预案。这个过程,关键是合理引导并调整市场预期,使预期调整和去杠杆过程较为平稳。

但在这一过程中,重新评估各类政策空间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国当前面临的是重大的经济转轨,并不是一般经济周期,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政策,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评估动用现有资源的收益。我国长期的经济积累,如果能有助于顺畅地渡过经济转轨挑战,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1.纸币社会与国家福利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彻底进入纸币社会。纸币社会与国家福利制度的相结合,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宏观调控的限度。经济运行的本质,是通过物的生产和消费,维持人的存在。现代经济体利用市场体系,通过利润、工资等方式分配最终产品,从而产生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持续不断维持经济体的正向激励,政府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向经济体注入额外的现金流,从而带来额外的利润和工资的增长。在相对价格此起彼伏的过程中实现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但不断向经济体注入额外的纸币,又会推动绝对价格的持续上涨,从而损害市场失败者和弱势者的生存能力,国家又通过福利制度来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纸币社会和福利制度的组合,使得国家可以在不引起社会混乱(因分配问题导致最低收入群体的反抗)的情况下,不断通过收入重新分配的方式(货币投放引起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价格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涨幅实现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在引起资产泡沫并破灭的情况下,通过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并通过隔离金融调整的方式,避免实体经济的过度调整)保持经济体的活力。只要拥有社会信任,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将比实物货币时期更大。

2.关注我国政府特殊的可用调控资源

相对于其他处于该阶段的转轨国家,除了我国的财政和货币相对稳健外,我国还拥有一些特殊的资源。一是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中央和地方均拥有大量国有企业,还有一些不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国有资本,给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了额外的保证。二是我国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换算成人民币,与我国的基础货币规模相当,具有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准备。三是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并且仍具有较强的产业政策调控能力。四是我国政府拥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可以在各个领域多个环节介入经济运作,决定经济运行规则。这虽然是我国需要改变的内容,需要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行为的自主性,但这些特征在经济转轨时期,却提供了额外的政策空间。

工具和资源,是双刃剑,高度取决于人的认识和信念,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轨中的发展大国,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指导,也不宜受现有的理论概念、框架所束缚,“实事就是”是最好的理论。真正理解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也就掌握了所有足以改造它的工具和资源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