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明确各要素在改革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改革系统中各要素的构成和分布。不仅要考量每一要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和可能引起的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而且要考察各要素在改革系统整体联系中所发挥作用的变化和转换。特别是对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庞大复杂的改革系统来说,由于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忽视了哪一个要素,或者忽视了哪一个领域和环节的改革,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使各改革领域和环节共同作用,使各项改革内容和举措协同发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还要看到不同要素在不同时空层次上的特殊作用,具体分析各种要素在改革过程中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的大小。通过分析和运筹,充分开发每一要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加强党的建设中的潜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货畅其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改革要素在不同领域、层次和阶段上的系统效应。
把握动态相关——坚持改革联系观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改革系统中的诸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区别和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相互作用和发展,即动态相关的;改革越深入,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改革就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促动。正是这种动态相关性,把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着眼点,就在于充分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机组合要素,形成要素配置的合理结构和布局,获得系统的优化功能。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既要充分考虑对其他改革产生的影响,又需要其他改革的协同配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