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起因再思考:列强争霸与战争责任(3)

一战爆发起因再思考:列强争霸与战争责任(3)

德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德国挑起战争的说法中,还有两条重要依据。一是德国早就制定了攻击法俄的战争计划。二是德国率先宣战。我认为,这些并不能说明德国拥有挑起战争的主观意图。事实上,德国是在战争不可避免情况下,才决定首先开战的。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塞间的战争瞬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9日,俄国军队进行了局部战争动员,30日扩大为总动员。在此期间,德国总理霍尔维格一直敦促奥匈与俄国进行直接谈判,以阻止战争的扩大。31日,奥匈帝国进行了总动员。同日,威廉皇帝向沙皇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于12小时内撤销动员令,并要求法国承诺,如果德俄开战,法国须在18小时之内宣布中立。但法国却在8月1日下午进行了战争动员。至此,对德国来说,战争不可避免,法俄前后夹击德国的局面已形成,德国为抢得战争先机,决定立即执行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战争预案,史称“施利芬计划”,目的是为了应对腹背受敌的最坏情况。按这个计划,德国应在战争爆发的6—8周内,倾其主力,首先击溃法国。因为俄国幅员辽阔,工业化程度低,组织动员慢,完成全国总动员需要6—8周。在这段时间内,德国东线的压力不会太大,可以专心对付法国;在攻击法国时,不从正面攻击法军的防线,而是迅速向西穿过比利时,然后南下直取巴黎;在速胜法国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再将大军调至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的关键是时间,如果德国迟疑,将失去这个时间差,也就失去了获胜的唯一机会。因此,德国必须率先动手,赢得战争先机。德国正是按照这个预案来展开战争的。在无法阻止俄法的战争动员后,德国于8月1日17时,即法国动员半小时后进入全国总动员,并于同日晚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同日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与其他列强一样,德国也是“卷入”战争的,说“卷入”,不是说德国不负战争责任,而是说它不应该负“挑起”战争的主责。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的战争,它们均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在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后,人们会更加冷静地认识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地评价德国的战争责任问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