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

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

一战华工    

在威海湾北岸与刘公岛相对的一座小山上,在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54000名赴欧洲参战的中国劳工在此被招募与训练,并由此地的高丽码头乘船抵达法国战场……一战中,中国一共有15万华工赴欧参战。正因为此,中国北洋政府成为了协约国的一员,在战后也终于也享受到了一次久违的战胜国的滋味。

战胜国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荣誉。然而,对于赴欧参战的15万中国劳工来说,付出的惨重代价和牺牲,却令人心颤。

许多年过去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包括我)竟然没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些曾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的15万名一战华工们已被人们所遗忘……怀着一种愧疚心情,我开始研究这段历史,以挖掘90年前发生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以工代兵”方略梁士诒的“以工代兵”计划孕育成熟,并在1915年付诸实施,向英兜售华工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带着想吞并塞尔维亚的用心,偕同妻子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遭遇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这次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索。一个月后的7月28日,奥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这场战争长达4年之久,前后被卷入战争的有6大洲的33个国家、15亿人,大约有7000万人被动员参军。

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代表的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经过两年的较量,主力战场再次转入西线。德军对法军实施了“凡尔登战役”,英法联军则对德实施了“索姆河战役”。战事吃紧,双方兵源不足,特别是英法联军在兵源和保障上出现严重危机:一方面,战争残酷造成伤亡巨大和兵源锐减;另一方面,人民厌战情绪严重,消极避战甚至出走,恶化了劳动力资源奇缺的局面。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