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优越性。首先,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它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因此,它具有现实性。其次,从性质上看,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使其具有科学性;它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实践性;另外,它的时代精神赋予它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当前农村存在的好的态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能性。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显著成就,农村社会生产力日益得到解放和发展。新时期,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田补贴等涉农政策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农民素质提高,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和农民最关注的“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成就增强了农民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就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提供了思想上的可能性。

第二,当前农村虽然存在多种社会思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封建主义等消极腐化观念盛行,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社会思潮,农村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积极健康的。首先,农民的思维方式在转变,一些农民工在涌入大城市赚取生活资本的同时,见识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生产生活方式,在思想上渴望像诸多城镇居民一样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这就促使他们萌发了改变农村破旧、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文化知识是改变当前滞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批批有文化、有思想、有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勃然而生;其次,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大力传播普及科学常识,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再次,在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观以后,农民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寄予厚望,期望后一代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改变家庭的命运。这些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发挥其整合功能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能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