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反腐新走向(2)

六问反腐新走向(2)

中纪委特邀监察员马怀德认为八项规定执行力度还会加强

3【反腐态势】

反腐影响公务员稳定?

反腐肯定有人不舒服,但远远谈不上队伍不稳定

新京报:有人认为,继续长期的反腐风暴会导致公务员队伍不稳定,有没有这种可能?

马怀德: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我国省部级及以上官员的数量大约是5000多人。十八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官员有多少?30多人。单从数量而言,比例并不是很高。最重要的问题是,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对贪官来说,无疑会形成极大的震慑,但是清官、一般公务员不需要担心。

八项规定、纠正“四风”会使一些官员不适应、不舒服,因为过去权力过大、自由裁量余地过大、奢华之风过盛,一些官员已经形成了心理依赖,“戒断”这种心理依赖,学会在公开、透明、监督严格的制度框架下行使权力,肯定有人不适应、不舒服,但远远谈不上队伍不稳定。

周淑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一种官本位思想,崇尚权力,对官场趋之若鹜。比如在古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家族出了一名大官就是光宗耀祖。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为数不少的官员把权力作为捞钱的工具,不敬畏法律,不敬畏民众。这种官本位思想贻害无穷。

如果高压反腐能冲淡官本位思想,使民众特别是官员群体意识到,做官也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做官不仅捞不到钱,而且当官不为民做主,一旦失职、渎职还会面临严格的追责,那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4【官员处理】

降级处理是赦免信号?

两官员违纪未违法被降级,不是所谓的“赦免”

新京报:昆明原市委书记张田欣、江西原省委常委赵智勇被降级处理,有人认为反腐释放“赦免”的信号,这样理解对吗?

马怀德:十八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官员,多数都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而张田欣、赵智勇被降级处理,显得有些特殊。但实际上,对这两人的处理并没有特殊之处,二人违纪没有违法,所以依规、依纪作出了降级处理,不是赦免。

什么是赦免?比如,一个犯罪嫌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从轻处罚。我国目前还在反腐攻坚阶段,谈不上赦免问题。赦免是划一个时间节点,以前的问题不再追究。但是目前查处的腐败官员,往往会追溯到5年、10年前,以至于20年前的贪腐行为。试想一下,如果实行了赦免制度,结果发现某官员十几年前的贪腐行为,金额高达上亿元,一旦不追究该官员的责任,百姓会不会答应?而且,赦免制度需要法律支撑,对谁赦免?为何赦免?法律基础也不具备。

但是有一种建议可以考虑,设定一个廉政账号,明确一个期限,此前贪腐的官员如果在期限内,将贪腐资金全部交到了账户里,那么其法律责任可以酌情考量。

周淑真:张田欣和赵智勇被降级,绝不是赦免的信号。

目前,贪腐窝案、串案频发,经常一个官员带出一串,乃至一个家族。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反腐越应保持高压态势,整肃官场环境,调查清楚贪腐官员的违纪违法事实,依法、依规作出处理,而不是所谓的“赦免”,高举轻放。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