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工程
—推行“五家”工作法的理论思考
中共宁河县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宁河县委围绕转变作风这条主线,牢牢抓住强化宗旨意识这个根本,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树立和推行“五家”理念和做法,即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反映问题的书信当“家书”,把群众的家庭发展当“家业”,把群众的念想当“家计”,积极为群众谋事、想事、做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把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作为重要前提。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个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学好基本原理贯穿始终,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同时,着眼于以知促行,坚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改革发展相结合,推动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难题相结合,围绕建设美丽宁河,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确定接力实施“六大战略”,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以及“南融滨海新区、北借首都资源”等具体思路,以此引领和推动工作,以发展实效取信于民。
坚持把为民务实、干事创业作为核心内容。一是主动任事,切实担当负责。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工作“五加二”、“白加黑”,大事难事硬事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二是用心干事,切实体现民意。围绕壮大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美丽宁河、改善民计民生等这些群众关心的大事,用心谋划、用心把握、用心落实。三是努力成事,切实为民务实。充分利用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借重首都资源,坚持规划对接、产业对接、载体对接、机制对接,挖掘发展潜力,放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七里海的生态优势,抓好“四清一绿”,让群众享受更多的蓝天碧水。
坚持把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为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在全县开展了以领导干部“驻百村、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下基层、工作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坚持“驻村带乡促机关”。一是驻村,领导带头接地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直接聚焦“四风”问题,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难题,为基层党员干部作出表率。二是带乡,上下联动解难题。把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干部驻村考勤和日督查、月统计、季总结、年考评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乡镇干部每周工作日最多回城1天,每月入住所联系村群众家中不少于4天,联系重点户不少于100户;一般干部每周到所联系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天,联系重点户不少于30户,努力做到“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三是促机关,优化服务树形象。深化“整顿工作作风、强化依法行政”专项教育,落实真情、真查、真改、真帮、真实“五真”要求,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庸懒散”、不作为乱作为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