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行动纲领。《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新蓝图、新愿景,在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实践上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决定》出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再度跃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和最重要的创新所在,就是超越了以往的以经济改革为主题,根据党的十八大对21世纪上半叶特别是未来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需求,进行“五位一体”体制改革的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强调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决定》强调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决定》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方面,《决定》强调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规定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拓展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决定》强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方面,《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
《决定》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善于变革的政党的又一次宣言书。《决定》第一次向外界全面阐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决定》对于国外有益经验的借鉴,对于世界先进理念的吸收,体现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宽广胸襟和睿智理性。《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强调解放思想不停顿,改革开放不动摇。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要求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7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到湖北调研,发表了“五大关系六大问题”的讲话,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定位导航。8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39)在《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也从贯彻执行的高度,着重强调了坚持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决定命运的重要历史关头,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其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要完成这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全力推进改革。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有的利益群体之间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阻碍中国改革的,不仅是不合时宜的僵化思想,更有思想背后的既得利益集的掣肘。要顺利进行这场涉及广泛、触及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也必须突破既得利益的阻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40)
解放思想是不断解决发展中难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冲破条条框框和各种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大胆改革、创新创业的实践奋斗史和思想解放史。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思想僵化、故步自封是中国继续前进的大敌。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髓,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总结解放思想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解放思想的内在规律,切实坚持解放思想的根本原则:
第一,解放思想必须和发展实际、改革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不是随意空想,不是脱离现实实践内容的空洞的主观活动。思想是主观的,但思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解放思想是主观的活动,但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是客观的。在新的形势下,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矛盾,保持清醒头脑,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改革,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解放思想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客观真理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而必须依据一定的思维准则。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的主观思维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思想任何断裂都有可能造成人的“精神分裂”和社会“思想迷惘”。因此,解放思想不能无原则的胡思乱想,而必须依据正常的思维准则和科学思维原则。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客观真理的精神。仅凭一腔热情、头脑发热,不是解放思想;“自由化”、“私有化”、“闯红灯”,更不是解放思想。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克服一切违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三,解放思想需要有敢作敢为、攻坚克难的勇气。解放思想就意味着思想的吐故纳新,这就需要冲破陈旧的观点,创新实践思路,不断把思想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沼中解放出来,使思想真正符合实践并成为实践的能动内涵。改革是一场革命,解放思想是对旧的、不适时宜的思想观念的抛弃,是思想观念的革命,这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和压力,在实践领域,既然是前面没有人干过,就需要敢于尝试、摸索、创新,这难免会有失误、犯错误。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整天怕犯错误,凡事听命于上级的指示,实践的时机就会丧失,思想解放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解放思想就必须不怕犯错误,敢于对真理负责,对实践负责,从而促进思想对实践的反作用。
第四,解放思想必须与统一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不是各行其是、各吹各号,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放思想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认识统一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突破习惯思维和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统一思想,是把人们在解放思想的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或积极的成果及时全面地巩固下来,并通过研究、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群体的共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的动力。解放思想的过程,是突破习惯思维和陈旧思想束缚的过程,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的过程。
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又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人们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统一思想从来都是能干事、干成事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只有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攻坚克难、办成大事。如果思想不统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势必出现相互掣肘、杂乱无章的局面,势必影响政令畅通,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全党的思想能否达到高度统一,直接关系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能否很好地贯彻、战略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全党的思想统一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就能大大增强,就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伟大时代客观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精神贯彻到治党、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