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让“不作为”者无所遁形

[求是]让“不作为”者无所遁形

摘要: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激励干部的考评机制,铲除不作为的制度土壤,使奋发有为者得其所志、大展宏图,让“不作为”者无所遁形,那么,勇担当、敢作为就一定会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最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涉嫌玩忽职守案。这是一起因“不作为”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件。童名谦在担任衡阳市委书记期间,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衡阳市发生严重贿选事件,造成了特别恶劣的政治与社会影响。依法对这起案件进行查处,向那些尸位素餐的“不作为”干部敲响了警钟。

一些领导干部中的“不作为”,就是“食其禄,不忠其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具体表现是:消极敷衍、推诿扯皮,表面干实际不干,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凡事强调客观困难多、主观努力少,遇到矛盾绕道走,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书唯上,照抄照转,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求无事、图体面、享清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满足于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坐等“到点下课”,等等。

“不作为”的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恶劣是不言而喻的。古人云,“洁己而不奉公之清官巧宦,其害事较操守平常之人为更甚”。权力意味着责任,当干部首先要干事。那些“不作为”式的“好好先生”,看似不争权、不争利,甚至清廉,其实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一种摆设,耗费国家资源却没有产出相应的治理绩效,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完全背道而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不作为”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是不可低估。

“不作为”的根子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第一驱动力。理想信念驱动还是物质利益驱动,结果大不相同。革命理想高于天。“越己者,恒越”。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超越小我格局,做出为人民称颂的大事业。相反,理想信念淡漠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就缺失了,不作为和庸懒散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不作为”的要害是私心私利作祟。私心杂念太多,精神动力就会不足。是专注个人的利益得失,还是胸怀国家以天下为先,反映着一个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观不端正,要么把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要么为一己私利“明哲保身”,当太平官,不担当、不负责、不尽职。

“不作为”也与干部考核机制不健全和执行不力有关。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失去了不作为的外在约束。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敢说到做到、动真碰硬,没有有纪必执的刚性、抓铁有痕的韧劲,考评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不作为”就有了逃避问责的避风港。

现在,改革百端待举、发展不进则退,如果容忍、放纵“不作为”的现象蔓延滋长,必然会贻误改革良机,延误发展进程。加强理论学习,振奋精神、明确目标,培育舍我其谁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就能消除“不作为”的思想基础;大力表彰奋发有为的干部,批评曝光不作为的庸官懒官,使权力既关在笼子里又运行在阳光下,就能形成积极有为、激流勇进的干事氛围;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激励干部的考评机制,铲除不作为的制度土壤,使奋发有为者得其所志、大展宏图,让“不作为”者无所遁形,那么,勇担当、敢作为就一定会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