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面临的两大问题: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都在日本的挑衅下愈演愈烈,中日关系面临困难。日本政治的变化是日本在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挑战中国的主要原因。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发展将左右未来几年中日关系的走向。
一、日本政治的右倾化
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再度当选为日本首相,自民党时隔三年取得执政地位。安倍上台后提出修改和平宪法,赋予日本发动战争的权利,并抛出“侵略战争未定论”。日本政治风向急剧右转,引起日本国民和国际社会的担忧。日本政治的保守与右倾化也影响了日本的国际信誉和安倍政权的稳定。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内在成因
日本越来越“正常国家”化,20多年来“正常国家”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同时,日本过去一直振兴贸易,提高国际经济地位。但日本的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日本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软实力的影响受到质疑。日本靠经济这一重要元素来提升大国地位的计划遇到障碍,尤其是当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之后,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实际上战后很长时期日本都是通过经济影响力、贸易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提升其大国地位,也达到了目标。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的国际地位达到了顶峰。但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地位快速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大国地位从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日本追求大国目标并没有放松;另一方面在经济大国的上升趋势受到挫折后,日本社会的紧迫感、压力越来越大。日本试图恢复经济,但遇到了国际秩序带来的消极影响。再加上国内老龄化加速,政治和经济体制负面要素以及结构上的僵化逐渐暴露。日本依靠经济手段提升大国地位越来越难。因此,日本逐渐转向从政治层面、安全层面,甚至军事层面提升其大国地位。
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向是右倾化的道路。其原因首先是最近十几年日本国内经济长期低迷。日本人产生焦虑、焦躁、彷徨的心理,自尊心受到损害。其次,日本跟中国对比,日本的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烈。而且日本难以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还要更长时间。从大视野来看,东亚格局的变化,促使日本越来越把中国看做一个对手,甚至把中国作为假想敌来看待。[1]
(二)国际结构的变化
当前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首先是中国持续20多年强劲崛起,如果中国民众支持,美国在贸易甚至政治、军事等重要领域都不能跟中国竞争。其次是由于中国崛起,美国衰弱,特别是最近几年中美在军事领域力量的对比变化,日本开始怀疑美国对日的安全承诺。美国正在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性前沿存在,把基地迁到关岛等中国打不到的地方。将来随着中国战略性军事打击力量的发展,美国会让出西太平洋地区。因此,日本人怀疑,甚至认为美国不会冒着自杀危险保护东京,这是国际政治的结构性问题。比国际政治结构变动更频繁的是形势性的,日本非常害怕2010年9月的钓鱼岛危机,以及2012年9月中国全民参与的保钓行动,把中国威胁论鼓吹到极点。朝鲜半岛局势也很紧张,朝鲜发展核武器,朴槿惠上台后日韩关系因领土、历史等问题急剧变坏。因此,美国对日的承诺越来越空洞,日本越来越恐惧。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日本来说有鼓舞和吸引作用。东南亚部分国家跟中国争的是南海,日本跟中国争的是东海,日本和东南亚自然就加强了联系。印度跟中国有合作,矛盾也很深刻。
日本的对外政策几乎无效,所以日本向美一边倒,但是美国对日承诺的坚定性是可疑的。日本对美国很重要,因为日本是美国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军事盟国。但是中国对美国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中国对美国来说已经比日本重要。中国有13亿人口,日本人口是1.2亿,日本竞争不过中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