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监管缺位,“美容”成“毁容”?(2)

【案例】监管缺位,“美容”成“毁容”?(2)

假药滥用或致死 部分自国外流入

据警方称,该案中所涉假的美容药品主要为肉毒素、玻尿酸等,其中涉案肉毒素分为走私和高仿两种:走私的为通过韩国、欧美等国走私进入国内市场销售;高仿的为嫌疑人通过购入普通药厂生产的生长因子药物,重新贴标装盒后进行销售。涉案玻尿酸则主要是由手工作坊生产的高仿玻尿酸。

记者获悉,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在医学上被用来治疗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及相关病灶肌张力障碍等,近几年又被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引入美容除皱,毒性非常强,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毒性药品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射医师是否专业、注射部位是否精确到位、药品浓度是否配置合理、注射器是否存在污染、以及被注射者存在的个体差异,都会对注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人死亡。

而玻尿酸在皮肤中起着架构和填充的作用,医学整容领域将其注射入皮肤组织,起到填充皮肤体积和活化皮肤的作用。由于玻尿酸一般由生物源进行提取,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

卫生和食药监部门表示,案件所涉及的玻尿酸假药其生产、包装和医疗过程均达不到必要的卫生条件,存在重大医疗隐患,极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消费者细菌感染,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建议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正确的美容消费意识,谨慎选择创伤性的医疗美容手术,如确需手术,则必须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不可贪图便宜,听信谗言,而落入“美丽陷阱”。

假药案牵出黑色利益链 揭露美容整形行业背后的秘密

一次例行检查,掀起全国性“打黑”高潮

今年3月中旬,正在广州美博会上寻求货源的“韩合”美容负责人王某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称有人来她店里检查了。从接到这个电话起,27岁的王某就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她的担忧成了现实,作为员工的母亲和妹妹都出事了。考虑良久,王某决定回宁波投案自首。

原来,3月11日下午,海曙公安分局会同辖区食药监部门对宁波世贸大厦“韩合”美容中心进行例行联合检查。结果有了大发现:这家店里销售的药品很可疑,于是当场查扣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产品500余件及大量销售记录和快递单据。而经过食药监部门鉴定确认,这些药品均未标示进口药品批准文号或国产药品批准文号。按照相关规定,这些都算是假药。

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梳理“韩合”美容中心数千条销售记录、快递单据以及QQ、银行账户和支付宝账户等资料,警方发现此案涉及人数众多,并非一起简单的销售假药案件,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条巨大的非法产业链条。

获悉这个线索后,警方立即抽调警力,联合食药监部门,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专案组围绕嫌犯王某及其经营的“韩合”美容中心,梳理确定了4条打击主线,分别为沈阳崔某销售韩国走私美容品主线,河北廊坊李某制售国内假肉毒素等产品主线、山东青岛李某制售国内假肉毒素等产品主线,广东深圳张某销售欧美走私美容产品主线。

至4月26日,这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民警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将本案所涉及的美容药品走私通道及制假窝点全部摧毁,彻底查清了覆盖全国30个省(市),集生产、销售、使用为一体的制售假药产业链,验证了集生产、销售、使用为一体的犯罪结构和组织网络。带来的连锁影响是:5月8日,公安部又以此发起“打四黑除四害”集群战。5月22日,公安部打击制售假肉毒素三十省集群战役浙江统一行动部署会在宁波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根据线索采取集中打击行动,破获案件14起,摧毁犯罪窝点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