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为民,生命至上理念在这里印证
背负、肩扛、手抱……抢救生命、运送物资,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与身着红色、桔色、迷彩服的各路救援人员匆忙的身影,交织出一道生命的彩虹。
守护生命
震中所在的鲁甸县龙头山镇,4层楼的卫生院在地震中垮塌,4名医护人员和1名退休职工遇难,卫生院院长邵浦等人被困。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立即和其他幸存者营救被困者,及时救出了4名同事。
死里逃生的医生们,成了震中第一支医疗队。他们在空地上搭起临时救治点,安置了最早抢救出来的伤员。邵浦冒着余震进入垮塌的卫生院楼,抢出价值2000多元的医疗用品,派上了大用场。
震区外,更多医护人员紧急行动,向地震灾区挺进。
鲁甸县卫生局副局长、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敏说,震后20分钟,全院410名工作人员98%已到岗。当天,鲁甸县人民医院派出8个小分队奔向各个重灾乡镇,受灾较轻的8个乡镇卫生院也派出小分队赶往灾区。
“救护车遇到滑坡阻断公路,医护人员下车,带上药品干粮,翻山越岭进入灾区。”陈敏介绍。
5日零时,设在龙泉中学的前线指挥部灯火通明,满眼血丝的陈旺昌从指挥部帐篷里走出来,这位鲁甸县中医院的院长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投入到伤病员救治中。
连续几夜,暴雨不断,山脚下的紧急救治点,仅有的几个棚子里挤满了伤员,群众不断抬着伤员过来,为了给伤员腾地方,很多医务人员都在雨里被淋透。
“我们的第二批救援队伍已经到达,还带来了一批手术材料,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计划救治伤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巧家县医疗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天朝声音沙哑地说着。在6日20时前,他与省一院的同仁们已为巧家灾区救治伤员113人,成功实施手术80例。
真情实劲
5日凌晨,巧家县包谷垴乡党委书记方永远分配完乡村两级干部带领救援官兵队伍进入各个重灾区后,自己带领着一支部队官兵赶往包谷垴至红箐公路及时抢通生命线。
包谷垴至红箐公路是通往红石岩等几个重灾区的生命通道,及时抢通至关重要。而此时,方永远已经5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当天凌晨6时,大型机械设备进入完毕,他把部队带到了指定位置,马上调头回到乡政府,组织协调物资送到各个安置点。在包谷垴乡党员干部的努力下,震后第3天,包谷垴乡实现了户均一顶帐篷。
时间进入6日晚,巧家县新店镇渭姑村村委会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镇长王红祥正与乡村干部、村民组长一起汇总、分析着最新的灾情,安排部署新一天的救灾工作。
渭姑村距离震中龙头山镇仅8公里,受灾严重。震后当天,王红祥带领两名村干部冒雨徒步近5小时赶到渭姑村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已在村里连续忙碌了70多个小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