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攀比心理

正确对待攀比心理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攀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到国与国,小到家与家、人与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攀比心理,既要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也要深入地、积极地、正确地分析他的“两面性”。所谓“两面性”,也就是“正面和负面”两个关系,正面性攀比是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只要信念坚定,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的基础上,正面性攀比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对事业的发展将有着积极的推动任用。反之,负面性攀比是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若立场不坚定,“总开关”松动,就会导致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甚至使攀比变成滋生“四风”温床。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