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为学生减负并不一定要删除古诗(5)

【案例】为学生减负并不一定要删除古诗(5)

我们成年人认为某位大师的文章多么深刻有思想,某位古诗人的诗多么优秀有意境,学生可能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所喜欢的可能跟我们截然相反。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学生的兴趣更重要;成人所喜欢的、推荐给学生的,学生视为痛苦、畏途的课文,只会抹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此,编写教材,减负只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编出与学生心理认知、兴趣爱好相符的教材。

在教材市场竞争的状态下,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会迅速地反馈到编写教材的专家那里,并迅速地做出反应。我相信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绝对不是坐在斗室里冥想苦想出来的,肯定是总结了大量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作出的取舍,并且他们深信,这样的取舍不光起到减负的作用,而且契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退而言之,如果师生确实觉得这本教材删除全部古诗的教材不好,他们完全可以要求更换,有什么必要如此担忧呢。

删除古诗的教材减负更像舍本逐末

那边厢,教师呼吁救救中学数学,声称“三年一套教材的课改瞎折腾”;这边厢,在减负的旗号下,不停地教材修订俨然已成一种“新常态”。中学数学教材修订,教师和专业人士无疑更有发言权,可是小学语文教材修订,则几乎人人都有意见可以表达。网上舆情调查显示,对于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反对和不解;若仅以“民意”而论,此番上海语文教材修订大概算不得成功。

无论是缩减课文篇目,还是删除全部古诗,教材修订者的一番苦心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将减负进行到底。确实,一年级就有45篇课文,一篇课文也就两三个课时,未免有些太多了;但问题是,就算要删减篇目,是不是非得删古诗?此次被删除的8篇古文诵读并不难,读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也不会占用太多课时。相比之下,倒是很多儿歌体裁的课文,既无美感又缺乏童趣,像平庸乏味的打油诗。

对教材编写者而言,无论怎样减负,一定要把握的原则是:舍糟粕,留精华。如果反把精华的东西给删除了,那就不是减负,而是乱搞。当下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充斥着各种改写后的口水文章,而且很多改写,都纯粹是削足适履——为了满足识字教学安排,或者为了教学某个知识点——毫无阅读的美感可言。唯一原文不动的,大概就是古诗词了。与其要求学生背诵那些改写后的口水篇章,肯定不如留下这些古诗词,既锻炼了背诵能力,还能终身受用,而不是纯粹为了背而背。

删除古诗的教材减负,更像是舍本逐末。很多古诗词,或许编写者觉得相对白话文更难,但在孩子而言,说不定更简单——意思既不难懂,关键是非常短小,而且朗朗上口。在减负的旗号下,编写者一定不要坐在办公室里自以为是,至少应该走入校园走入教学一线,听听老师和学生们的观点。相当程度上,之所以当下很多教材修订被斥为“瞎折腾”,就是因为教材编写者更多依赖于所谓专家意见,而较少走入教学一线较少倾听师生心声。

【启示与思考】

这次上海一年级的语文新课本,将全部古诗删除,再次引发争议,说明教材修订的确是“众口难调”的。就此次教材修订而言,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是很难达成共识的,也是很难调解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一个理念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不同的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先“填鸭”,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但有人则坚持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解是最好的导师、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对古诗培养起一定的兴趣,有点勉为其难了。

可以说,对于不同的人对待传统文化—古诗的不同态度,在现实之中的确是没有定论的,只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就如今上海市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而言,我们不妨宽容待之。我倒觉得,此次教材修订的争议让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浮出了水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传承?对教材的争议不妨搁置,但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是继续进行下去为好。

古诗之所以成为负担,责任不在古诗本身,在于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不改,今天删这个,明天删那个,都是无用功,这不是改革,是折腾;折腾教师和学生,折腾社会。而教育还是原来那个教育。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