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混合所有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混合所有制 民营资本在想什么

李曙光:国企国进民退还是国民相近,或是国大进民小进,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观念、决策考量当中。政治上对民营企业是不是放心?很多地方领导更多是要这个事别走太快,不想出事。具体的方案中第一个是不要有责任,这是技术问题。民营企业是很市场化的,要进去肯定有利可图,在法律框架里面要有利益,从技术层面两者的心态不在一个平台上。所以我们现在是屁股一头热。从国资角度,特别是决策层讲这个想法非常强烈,从民营企业来讲更多是看机会的可靠性和利益最高化的可能性,以及操作当中具体的作为。

前不久民营企业在聚会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有一些地方是动员他们去混合,但有的地方是不自愿的,进去以后是开门迎客,还是关门打狗?是不是市场建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是退不下来。要着力解决政商结合的问题,另外要解决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我们很多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很低。另外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王杰:现在发展混合所有制,可能会对原来企业运作、国资监管的套路发生不定性的变化。

像锦江这次引进了北京鸿毅资本,北京鸿毅是柳传志下面的基金,通过二级平台成为第二大股东,我跟他们董事长谈,问为什么看中锦江,他说锦江兼备地产和服务业的特性,他也看好这个团队,因为锦江从2003年重组以后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转。所以这次鸿毅进来应该从战略层面而不是从财务投资者的层面,这解决我们如何来引进,什么层面引进的问题。评估出来的价格高于交易的价格就把国有资产流失了,评估价格和交易价格吻合,评估师里外不是人,评估也是不现实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到市场价格,也可能让评估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

鸿毅进来,我们完全按照资本市场公开透明的规格做,可能在运作上也会带来一些变化。特别是公司治理层面,变化会更加大。我们在国有企业干了很多年,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很不完善,首先体现在国有资本到底是听谁的。我之前参加一个论坛,有一个人不理解国有企业到底有没有战略。我说像锦江这样的企业是有战略的,但是因为是国有企业,战略还是要听国家的。今后的战略到底听谁的?混合所有制以后这个问题解决了,股东来制订战略,可能就是市场化。现在其实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很现实。

混合所有制以后对整个公司治理从战略层面包括规程、金融水平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企业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赚钱,如何做大产业,如何在自己的产业领域里面独占鳌头,如何给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也是我非常看中混合所有制提出以后下一步的更高层面的政策和方案。这一次中央国资委比较被动,各个省市出了系统性的文件,最后搞了一个方案,争论比较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很孤立,争论大的话做起来很麻烦。上海最近公布的混合所有制12条,从现在全国情况看,上海含金量比较高。上海混合所有制在资本平台运作,通过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形式。国有资本退到哪个部分,国有股份退到多少,能不能退到第一大股东,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像锦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成为旅游产业类的控股集团,可能我前年收购了美国的400家酒店,我接下来会是3到4000家酒店,那锦江的资产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境内,这样就符合国际集团的面貌,可能有两个总部,这样改革的话,也要混合所有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突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