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农业须保有合理关税和政策保护
主持人: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农业支持力度。但发展中国家国内农业支持增加,引发了很多异议,认为农业支持会扭曲国际贸易,应该对发展中成员农业支持政策进行限制。您觉得这些年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会对世界农产品价格造成扭曲吗?我国农业是否应该保持合理的国内支持政策保护?
嘉宾:从现实看,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以家庭经营为主,户均0.5公顷,即使今后转移出一半农村人口,生产规模也只有1公顷。这个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目前转移出来的2.6亿农民工,并未真正市民化,农业依旧是其生活的最后依靠和保障。由规模和农业多功能性决定的中国农业基础竞争力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存在的差距难以改变,贸易自由化必须考虑成员间这种巨大差异,在公平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农业必须保有合理的关税和国内支持政策保护。
加入WTO时,中国黄箱政策仅保留了8.5%的微量允许,而且农业协议6.2条款下对生计型小农和脆弱地区的支持政策也计入微量允许。近年来,我们逐步增加了对农业生产的补贴,这些支持多用于农业基础建设,我们农业的底子太薄、欠账太多,这几年正在补课。中国农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具有生计型和粮食安全型的特征。而且,中国农业支持的人均水平很低,2012年农民财政转移性收入为687元,折合110美元,与发达国家十几万美元的支持水平相比差距非常大。中国农业支持政策重点是关系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大宗农产品,不对世界农产品价格造成扭曲。2009年以来年中国农业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每年增加100亿美元,去年超过510亿美元,充分说明中国的农业支持并没有扭曲国际贸易。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政策,如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确保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
因此,中国需要保持一定水平的农业支持,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和承担粮食生产重任的小农的利益不受损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