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出台《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对如何严于修身做出了详细规定并给出了指导意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这样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中,“严以修身”被置于首位,有着深刻道理。
古代先贤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古人把“修身”作为“本”,并认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为本,齐家、理政、治理天下事皆为末。身不修,事不成,听起来似乎有点唯心,但从近段时间的反腐案例来看,无论怎样强调“修身”,似乎都不为过。
修身乃修心,心乃为人处世之源。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相反,不修身,不足以自全。无论为官行贿受贿,还是为民违法乱纪,都与自己修养不无关系。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修身关乎立志,志不同者不相为谋。很多官员走上贪腐之路,与自身的朋友圈、交际圈、利益圈脱不了干系,然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其自身修养关乎这些圈子成色。个人有什么样的品行,就有什么格局的圈子。一个人的蜕化变质,反思其过要由外而内,反思己身。
不修身不足以“齐家”。纵观近来官场“贪腐父子兵”,他们没能够团结在一起干事创业,而是“前腐后继”,这种“家风”不正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让人痛心,也发人深省。不“修身”,自然难“齐家”。从修身到齐家,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克己奉公,更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上做表率,在生活中做模范,为子女家人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标杆。若是把权力当作财富的“敲门砖”,最终只会身败名裂、败了“家风”、连累家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