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做了高度评价,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鲜明而独具魅力的崇高风范,包括学习他的领导风范和战略思维。
邓小平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遇到过大量复杂的矛盾,处理过许多重大的事务,作出过一系列令人称奇的决策,在治国理政方面展示了高超的艺术,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第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科学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样,才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制定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切实解决国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推动恢复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强调:“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他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已经73岁。但其思想活跃和解放的程度,连许许多多60岁、50岁、甚至20岁的年轻人都自叹弗如。他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大力倡导实事求是、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南方谈话中,他特别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正是在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上,邓小平鲜明地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指明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