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独行女孩如何规避危险?
专家指出,从源头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固然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和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更需要女大学生自身提高防范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建议,青年女性应避免单身夜行,若必须如此,随时联系家人或同学,告知自己的位置;此外,打车尽量选后排,一旦发现不对劲,拨打1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专家谢丽丽建议年轻女性,不乘坐黑出租,不接受陌生人的邀约。
警方提醒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独自出行时,不要图方便搭乘没有安全保障的黑车或陌生人的车。去路程遥远的地方或偏僻地方,上车前记住车牌号,并将车辆信息和司机的体貌特征电话告知家人或朋友;此外不要随意显露随身携带的财物,并尽量避免靠近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抓住任何可能发出求救信息
警方提示,若已经处于危险过程中,受害者应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这对于能否脱险至关重要。如在济南的这起案件中,女大学生小金就是趁嫌疑人不备,偷偷使用嫌疑人的手机给朋友发了一条求救短信,告知自己被绑架到一个叫“龙庄”的地方,才最终被警方将其从魔窟里解救出来。
网友微评
@戴西:在异性面前,女孩随时要警惕,更不用说在火车站、汽车站这种地方。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走进社会,却没一点社会常识和社会基本生存技能,这是可怕的。辨识好坏的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在社会生存能力之内。
@希捷电脑科技:中国学校体制也有问题。重学业、轻能力,当西方有些人十几岁就开始打工创业时,中国学生二十几岁还在啃老。我对子女的要求比较平衡,注重社交和组织能力。
@亮哥:二十几岁如果不是父母过度保护确实不该啥都不懂,问题就是过度保护的父母很多。
@安静:此次发生在济南、重庆的两起女大学生被侵害案件,施暴者都是搭乘被害人的黑车司机,再次暴露出黑车非法营运暗藏的多种安全隐患。
女大学生连遇险境须多方检讨
有媒体将这个八月称为“黑色八月”,连续多名女大学生遭遇不幸,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但必须承认,每一个个案的发生都有一定偶然性,无论是误上黑车,还是遭遇抢劫等危险情境,既不仅局限在某一个月发生,也不全是女大学生这一群体陷入险境。所谓的“黑色八月”更大程度上是公众遗憾、悲伤之情的投射。但正是这些悲剧的偶然性、随机性,加重了社会焦虑。毕竟我们身边仍可见黑车存在,毕竟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女大学生。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偶然也意味着,若不及时检讨、补缺,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才是“黑色八月”带给公众最深刻的心理创伤。
从客观环境上分析,中小学教育大多在自己家乡就读,直到考上大学,很多女生才第一次踏出了熟人社会的保护,而进入了未知的陌生人社会。我们若将“黑色八月”放在这一环境转换、人生转折的大背景下来梳理,便可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检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