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能否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良好的党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
党风在客观上是民风的楷模,对民风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领导干部作风过硬,就能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党在群众中威信高,人民群众就会跟着学,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形成。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使社会道德水平下降,败坏社会风气。欲正民风必须先正党风,欲正党风必须先搞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因此,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良好道德情操,做时代先锋,社会楷模,就能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实现党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知行统一,注重世界观的改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考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各级干部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是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老百姓不会只看我们在文件上写得好不好,在大会上讲得好不好,而是要看我们把人民群众的事在心里装得牢不牢,行动上做了多少、做得好不好。坚持党的宗旨,就要切实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通过具体而扎实地工作来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务实,就是要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工作时说的那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领导干部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扎扎实实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各级干部要养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作风,现在党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目标、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已经明确,为此,“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能否做到狠抓落实,是否善于狠抓落实,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了良好的作风,才能做到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及时发现问题,正视矛盾,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清廉,就是做到清正廉洁。领导干部要自觉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做到正确行使人民赋予权力,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影响,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慎独”、“慎微”,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作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要严格管好自己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