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运用(2)

李慎明: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运用(2)

文化安全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同志又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一个社会,就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部分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社会的支柱,而文化则是社会的灵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苏联亡党亡国,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意识形态的解体开始的。我们一定加强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要抵御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决不能步苏联亡党亡国之路。

倡导文化逐步走出去。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仅靠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最终是行不通的。国家间的友好合作,更是需要文化力的发挥,要靠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当今中国,决不保守。恰恰是一些发达国家,秉持顽固的保守主义。我们翻译引进多少外国种种版本的著作及文化产品,他们把中国作品翻译介绍过几本?我们讲文化走出去,孔子要走出去,老子要走出去,烹饪要走出去,太极、少林要走出去,中医药要走出去,但是,也应该“夹杂点”新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以文化软实力做支撑,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气派。

发展中国家,对本土文化和文明,必须固本守源,坚持自尊、自爱、自信、自立。霸权主义文化,过去、现在有,将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仍会有,甚至在特定一段的时日内还可能发展。因此,所有国家和民族,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国家和人民,必须首先对本国的文化和文明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应首先维护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文化和文明,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决不能仅仅把科技和物质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文化“先进”与“落后”、文明高下与优劣的尺度。否则,便可能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所特意构建的意识形态作为普世的文化和文明去顶礼膜拜;也会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向全世界进行的文化扩张,视作是向“未开化”国家和民族传播“文明”。其实,当今世界那些所谓的普世文明,说到底,是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对全世界实施文化侵蚀和统治的工具,并确实已转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些政治和文化界代表人物的思维定式。这种观念的侵蚀,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产生一种“文化自卑感”,有意无意对西方中心文化如痴如醉,而对本土文化却是苛求甚至鄙视有加。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应该倍加珍惜我国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平等对待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十分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同时,对那些怀有敌意甚至妄图摧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的人,我们历来的态度是——“威武不能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