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5][22][24]季正矩:《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199、133-138、546页。
[2][3][15][18][19][20]《李光耀40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6版,第505、505、482-483、237、482、253页。
[4][8][10]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203、237页。
[6]《李资政为薪金白皮书辩护词》,《联合早报》1994年11月2日。
[7][9]王琍:《新加坡公务员制度对东西方政治文明传统的继承》,《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11]刘国雄:《新加坡的廉政建设》,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12]刘守芬:《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3]陈铁源:《新加坡如何反腐败》,《中国青年报》2000年11月15日。
[14]吕元礼:《新加坡廉政之道的全方位剖析》,《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6]宋振国、刘长敏:《各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17]王建新:《新加坡政府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8期。
[21]高勇:《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法治与文化因素探析》,《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3]赵付科:《腐败的滋长蔓延与当代中国政权稳定》,《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25]李晖:《政治的根本问题——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2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