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文化手段引入反恐斗争
应该说,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已经被很好地贯彻到我们党的政策之中,转化为一种当代政治智慧。将文化手段引入反恐斗争,就是要着眼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强化具体措施的文化含量,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在反恐斗争中的强大威力。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共识是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将文化手段引入反恐斗争,最首要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就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使人们由衷向往和自觉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缓解或消弭部分群众中仇恨、对抗、暴戾的情绪,在全社会壮大向上、向善、阳光、进步的正面力量。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将文化手段引入反恐斗争,要对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加以提炼和升华,既保持其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丰富其时代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提供智慧。同时,弘扬中华文化不但要注重弘扬其精神内涵,还应加强对我国历史上文化建设有效做法的发掘。
增强基层思想工作的现代文化含量。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恶文化”,从根本上与文明进步趋势相违背,与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背离。恐怖分子宣扬的“宗教信仰”、“强大的精神力量”,其实是一种毒害人心灵的仇恨情绪,是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的,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益。实践表明,愚昧、落后的文化因子往往给恐怖主义提供藏身的避风港。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正是铲除恐怖主义滋生温床的必然要求。群众被科学的文化武装起来,就会形成打击恐怖主义的磅礴力量。近日,新疆和田地区3万余名群众协助民警合力围捕暴徒并取得完胜的事实,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这就要求广泛组织党团员、干部到群众中去,到网络上去,与群众“面对面”、与网民“键对键”交流,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民族各阶层的社会成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聚心力、促合力,彻底打赢反对恐怖主义的人民战争。
(作者: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副处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