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锵:落细、落小才能落实

蒋金锵:落细、落小才能落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用客观规律解释世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用这种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就是落实。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对我们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细和小,意有差别而又近似,都属于微。我国古代有很多积微、慎微、防微之论,相当透彻。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管子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都从哲学上论述了微的作用和积微的意义。而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则直接用来论证修身和学习。正是因为“微”的作用,要求在积微的同时,强调慎微、防微。温习古人的这些经典名言,有助于今天我们对落实必重落细、落小的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急剧发展,国内和国际社会空间距离大为压缩,鸡犬之声相闻,蝴蝶效应突出。落细、落小的重要性更为彰显。一个细节的影响,犹如一石投水,整个池面激起千层波。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不管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不论多么小的成绩,乘以13亿,就是很大的成绩。13亿人凝聚的正能量,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最雄厚的力量。

落实必重落细、落小,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道自微而生,德自微而立”。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作风,作为一项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覆盖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融入于社会各个领域,贯通于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众多细小环节。因此,必须从小处抓起,从点滴抓起,抓住不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必须在落细、落小上下真功夫。“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要禁于微,治于小,说到做到。如此反复落实,必获硕果。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做出了八项规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廉政新规,管住了干部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节日交往中的“小节”。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节”入手,全党全社会的风气为之一新,人民群众衷心称道。落实必重落细、落小,也适用于个人。在复杂的交往中,各种病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不知不觉中将那些放纵小节者推到大节不保的深渊。一些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收受小礼物、小红包开始,越陷越深,最终身败名裂,悔之晚矣。

重视落细、落小,是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践行党的宗旨的需要。细节决定成败,一块短板可以限制一个木桶的盛水量,一条信息的差错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失利,一个滥竽充数的零件可能引发一架航天飞机的失事。我们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反“四风”,都要从整体出发,努力把握各个细节,着力关键之点,突破“短板”之累,环环紧扣、共相协调地推进。如此件件叠加,项项积累,次次集聚,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任任接力,代代相继,一定能成就人民向往的伟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