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选派要注意筛选,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素质高、人品好。一是能帮助基层、服务基层,根据各自派出单位性质、个人能力的不同为基层提供项目、资金、物资及相应指导等帮助;二是培养锻炼选派人员,通过在基层的学习,了解和熟悉农村、农业、农民工作。
有些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被选派驻村到任职期满只露过几面,有的甚至一颜难见。原因一,有些部门把基层当做“垃圾桶”,特意选派单位里的“刺头”人员去当指导员,认为这样不仅完成了选派任务,又解决了“刺头”人员问题,这样选派的指导员个人素质可想而知,借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之名,行旷工之实;原因二,某些派出单位选派的指导员只是去基层挂职,根本没与单位工作脱钩,经常被原单位拉回去工作。这样的指导员不仅无助于基层,更会让基层产生反面印象。
笔者认为,一是乡镇党委和县级新农办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认真做好随机抽查工作,对多次未假离岗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底考核评优;二是对“难见一面”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不但要在年底考核为不称职,并按规定严肃处理,另外还要追究派出单位领导的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