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关于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着力推进幸福德州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观点。我们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幸福德州建设为抓手,在圆好“就业梦”、“教育梦”、“健康梦”、“安居梦”、“养老梦”中,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出发点。更大力度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拓宽“农转城”人员就业渠道,发展壮大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让更多的农民走出田间地头,成为产业工人。把推进民生实事作为着力点。强化制度设计,集中力量抓好让群众普遍受益、持续受益、长期受益的民生项目,千方百计办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每年确定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0%以上。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突破点。适应当前社会利益多元、思想观念多元的新形势,拿出更大的精力研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建立完善畅通有效的诉求表达、情感护理、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凝聚正能量,让百姓享受更安全更稳定更幸福的生活。
深刻把握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等重要论述,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坚定根植于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着力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锤炼情系于民的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好干部的20字标准,严格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筑牢服务于民的基层组织。顺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定位新变化,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完善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化村级集体经济“三年突破”计划,重视抓好“第一书记”的工作,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取信于民的勤廉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管人管事管作风并举并重,敬终如始地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构建科学规范的责任体系、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完整闭合的追责链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反腐体制机制、纠正“四风”改进作风,营造人心思进、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干事环境,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美丽德州幸福德州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