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十年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各项业务指标大幅提升,支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服务机制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加强。但在当前“三期”叠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面临诸多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1、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农合机构实现转型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另一方面,压减过剩产能短期内会带来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经营包袱加重,经营绩效降低,农合机构面临着提升资产质量、降本增效的挑战和考验。
2、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对农合机构服务深化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释放巨大活力,对农村金融服务带来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对农合机构如何巩固和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和作用,深化金融服务,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带来了挑战和考验。
3、金融领域新变革对农合机构实现升级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设,从长远看有利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短期内会带来经营成本增加,利差空间逼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压力加大,农合机构面临提升资本管理水平,加大风险有效管控的挑战和考验。
4、银行业市场竞争新格局对农合机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型银行社区化渗透,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种新的金融业态快速发展,金融脱媒趋势加大,民营银行即将加入,银行业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农合机构依托新技术加快产品和服务手段、经营渠道创新;另一方面,农合机构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将会削弱,农合机构的客户资源会受到侵蚀,同时易受外部风险传染。农合机构面临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的考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