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九旬院士做报告学生睡觉”,谁该醒醒?(2)

【案例】“九旬院士做报告学生睡觉”,谁该醒醒?(2)

瞌睡学生:

这是我第四次被学校拉来大会堂听报告了

记者了解到,出席这场报告会的6000多名硕士和博士新生来自北京各高校、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多数都是“90后”。北青报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多人,其中除一人表示自己“打了一会儿瞌睡”外,其余的都说自己一直在听,只是有时候可能走神了。

杨蕾(化名)是社科院的一位硕士新生。她认为,媒体刊登的照片多是以睡着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从那个角度看,好像很多学生在睡觉,其实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在听的。”中科院博士新生高亮(化名)则承认自己是睡着了的一位。作为北京籍学生,他告诉记者:“从中学到现在,这已经是我第四次被学校拉来大会堂听报告了。这里温度适宜,真皮座椅舒适,报告人语速都比较慢,内容又不太激动人心,加上我们午饭后就从学校出发,1点半就到大会堂排队安检,等到报告的时候正好下午犯困,就不小心睡了一会儿,心里也觉得挺对不起三位院士的。”

记者致电吴院士的助手郭女士,她对此表示,互联网时代出现各方信息各方声音都十分正常,也不能强求大家。虽然自己见到网上学生睡觉的照片很吃惊,但她也说这一次演讲只要大部分学生能从中有所体悟,那么就达到吴老的初衷了。

马上就访

吴良镛院士的助手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面积趴倒”未免以偏概全

是不是学校强制组织 学生被迫捧“人场”?

部分学生称来之前不知道主题是什么

记者从组织联络的某高校老师辗转获知,该校是将参会通知发到各院系,各院系通过群组告知各班,由班长统计自愿报名参加的人数,最后确定参会人员名单。另一所高校的同学在微博上写道,“没有抢到人民大会堂宣讲的入场票,很遗憾”。而记者从某高校研工部网站上,浏览研工部发布的参会通知发现,该校按各院系人数,分配了报名参会的新生代表名额,并提前确定一名教师或学生干部为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集合、退场。据参会的同学回忆,此次报告会在16日下午3点举行,规定的是2点半入场完毕,而该校学生的集合乘车时间为下午1点,同学们分别乘坐3辆大巴前往人民大会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部分学生称是学校的统一安排。一名参与报告会的学生称,他们全班同学都被学校要求参加,“到人民大会堂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报告会的主题是什么。”

老院士演讲晦涩难懂遭“冷场”?

演讲站着发言多次因掌声而中断

吴良镛院士的助手郭女士回忆,吴教授是第一个院士代表发言,整个演讲中,郭女士自己在三层靠边的PPT播放室,从上可俯瞰台下的学生,听众们都比较认真。等吴老演讲完后,她回到一层前排继续听讲,大会结束后,她又和学生以及工作人员交流,称这种结合个人经历和故事分享的演讲,现场感觉挺好。

“当时的演讲,学生们都鼓了好几次掌,吴老的演讲因此还被中断过。大家都没有想到老先生会主动坚持站着演讲,本来工作人员安排了座位。在我们清华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不忍心老先生连续站两个小时那样上课,大家都会劝老师坐着讲。”

学生大面积趴倒?90后们究竟在干些啥?

当事人: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

据报道,就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一位中央民大的同学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坐在中五区,就她观察,前排和中间几乎没有同学在睡觉。尤其是吴老上台讲话的时候,大家都很感动,掌声一直不停,甚至多次不小心打断了吴老的讲话。而在大会堂二层的学生在微博上称,二楼没有桌子,他们并没条件像新闻图片所示的那样“趴倒”。大部分人都很认真在听,还有人在做笔记,说大面积趴倒,太以偏概全。

一名与会学生称,现场学生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多,一部分趴着的人可能是在玩手机。人民大会堂管理部人员告诉记者,开会所在的万人大礼堂不提供公共WiFi,但也不屏蔽手机信号。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