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县众生睡相 谁之过?

学术讲座县众生睡相 谁之过?

这两天比较火的一条新闻是说,前几日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在人民大会堂对首都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用35分钟坚持站着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台下却出现一片片倒下睡去的场景。

这条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说现在的学生的太不尊重学者了,尤其是这么大年纪的学者,人家在上面站着演讲,你却在底下坐着睡觉,太不应该了;但是另一部分人却说这个也不能怪人家学生,一个是你讲的太无聊,不够精彩,另一个是现在的学生都太累,没休息好。不管这种争议如何,现在摆在面上的事实就是如此,是一个让人叹息又无奈的场景。

其实放眼望去,在中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这样的情况,学术讲座有很多,内容不同老师不同层次不同,但相同的是并没有什么讲座是可以真正吸引到所有人的。因为在一般的学术讲座上,你首先保证的得是人数,要把整个场子坐满,这就涉及到了有可能有一部分人是被强硬拉过去的,所以结果也可以想象,要不然就自己玩自己的,要不然就在睡觉,只有自愿去的那一部分才会认真听的可能。但是。

在另一层面上说,不一定大家自愿去听的效果就会很好,这也会与这个老师的演讲方式、内容是否吸引人、场地环境、听的人当天的休息情况等等原因有关,只有各方面都达到完美才会有最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新闻里会出现的那些昏睡的学子了,他们大部分都是自愿去听讲座的,但是就是这些因素并没有协调一致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术讲座,本是学子汲取知识的一个好的方式,更是学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个良好的渠道,但是目前整体的状况并不是这样,大多数都是应付了之的态度,但其实说到底,这件事儿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如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和学者之间一个良好的沟通,不要一味地用这种讲座的形式来展开,应该是双方最协调最融洽也是最良好的状态的时候去进行,有针对有专业性的学术讨论才是最佳上策。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