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术不玩弄概念(2)

北京:学术不玩弄概念(2)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和学术性的学说。马克思主义面对的问题是实际的,回答问题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因此,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严肃认真刻苦的学习,而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论文要追求学术性,必须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

应该说,越具有现实性,越具有学术性,因为现实永远是为生活于现实社会之中的人所关心的。生活于当代社会之中的人们不会关心秦汉晋隋唐的社会现实,除非历史研究,而历史研究也不是为古而古,而总是与现实有关。现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只要这种所谓“现实性”不是对现实不公正现象的辩护或论证,而是真正进行科学剖析,为人类指出前进的方向,这种学术性就永远为人们所欢迎。

只有自己感兴趣或只是少数几个同行感兴趣的学术性,是走不出书房门或学术小圈子的。全部人类历史证明,这种所谓“学术性”著作能传下来的几乎没有,正如某些闺阁诗一样。凡是能流传下来的都是具有社会意义而又具有学术性的著作。王船山本欲藏之名山的著作之所以没有被埋藏在深山,就是因为它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学术性。后人不会让其藏之深山,而是传之于世。

追求一个人的所谓学术性,是没有学术性的;只有追求社会意义上的学术性,才是真正的学术性。学术性的特点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因为其中包含某些真知灼见。转瞬即逝的所谓学术性,不是真正的学术性,而只是一张获得博士证书的入场券。如果博士论文的“学术性”在答辩结束后就被宣告终结,这种学术性,还是不要追求为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