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正整饬吏治一瞥

北京:雍正整饬吏治一瞥

摘要:学者赵秀忠指出:“清朝衰亡,病在康熙”。康熙晚年疏于吏治,导致吏治废弛,他绝不会想到“宽政”能影响到雍正朝,乃至影响到大清王朝的前途。因此,整饬吏治,成为雍正皇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雍正朱批,内有“大家振作一番,终可改革流风习弊”等语,劝勉大臣。

雍正皇帝在位13年,顶着种种骂名,不遗余力地整饬吏治。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曾评价道:“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近读史著《雍正吏治录》(李换运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深感此书可为读者了解雍正整饬吏治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

■对于吏治腐败的危害,雍正概括为“人心玩偈已久,百弊丛生”

康熙末年,贪官污吏,无视民瘼,懈怠公务,“念念只营功名,时时只顾身家,刻刻只虑子孙,而国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戚,毫不相关”。吏治之腐败废弛几乎不可救药。正如雍正自己所概括的:“人心玩偈(贪图安逸)已久,百弊丛生。”

雍正认为吏治废弛的危害比之其他更甚,“命案、盗案,危害不过一人一家之害而止”,若官吏不做事,不认真做好事,甚至做坏事,“在一县则害被一县,在一府则害被一府,岂止杀人及盗之比”。所以“治天下之道,惟在察吏一事”。

当时,朝廷里的大员,当着和尚不撞钟。每逢议事,要么“彼此推诿,不发一言”;要么“群相附和,以图塞责”。雍正斥其为“议事理中,各怀私心”,乃“国家之大蠹,妨政败俗,莫此为甚”。别看有些人不干正事,却不妨碍他们“名实兼收”。雍正一针见血道:“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

■在整饬吏治中,雍正一方面提倡怎么样做个好官,一方面告诫什么样的人是不好的官

在奏折和朱批的联系间参悟政治玄机,在雍正与臣下的对话中能揣摩历史深意。透过《雍正朝朱批奏折汇编》等史料,可见雍正皇帝不断地加强对官吏的训谕,敦促各级官吏要实心任事的良苦用心。例如,雍正颁谕给各省封疆大吏说:朕望天下总督、巡抚大员,“屏弃虚文,敦尚实政”,并形象地说:“惟以实心行实政,重公忘私,将国事如身事办理”。

在整顿吏治中,雍正一方面提倡怎么样做个好官,一方面告诫什么样的人是不好的官。他深知“自古圣贤为治,皆尚实政,最恶虚名。”“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他说:“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一处不实,则事事难以为信也”。每个官吏应该奉行的是“实力实心,勇往办事”,“实心任事,洁己奉公,一毫不欺”。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