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中国 民族共进(共和国辉煌65年)(3)

团结中国 民族共进(共和国辉煌65年)(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更加繁荣发展,不仅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大交流,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歌声唱出心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尽管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等给民族团结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各民族在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守望相助的民族亲情,和事件过后面向未来的携手并进,都证明各民族大团结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和生命力。

“相亲相爱,犹如茶和盐巴。”这句藏族谚语,成为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写照。朝鲜族夫妇35年收养、扶助120多名各族孤儿和贫困生,汉族军官十三年如一日照顾、资助回族残疾青年,龚曲此里被誉为“穿军装的活佛”,李素芝成为藏胞的“门巴”将军,庄仕华被维吾尔族群众亲切地称作巴郎……中华大地上,从不缺少民族亲情故事,人们从这些故事里得到启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有着多元文化,在这个共有的精神家园里,需要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不少民族的文化面对商业浪潮冲击,存在消亡的危险,保护迫在眉睫。纳入法治轨道、编入发展规划、出台专门文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体系。

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和品牌也脱颖而出,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焕发出夺人的神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更加繁荣发展,不仅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大交流,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