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走”为上策

群众路线“走”为上策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天下者得民心,失天下者失民心。”可见,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和干部的关系是鱼水之情。但目前,跑领导的多了,走基层的少了,慰问干部的多了,走访群众的少了。即使有走基层的,也是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群众的意见相当大。要想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群众满意,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走”,要用心走、要敢于走、还要坚持走。

一要用心“走”。走群众路线,“身入”不如“心入”,放弃被人高看一眼的想法,端正高看群众一眼的态度,放下架子、甩开膀子、迈出步子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习总书记指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体要求。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子主义、腐败主义,要从根本上祛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彻底扫除“四风”,只有身正了,心入了,群众才会满意、百姓才会放心。二要敢于“走”。“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敢于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直面最突出的矛盾,才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敢于接受群众监督,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群众路线走出实效。三要坚持“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走群众路线,贵在坚持。常听民意、圆民愿、集民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样的决策出台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我党走过的92年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多到群众中“走”,才能做到心系群众,想着群众,才能实现合力攻坚,共圆梦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