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事件介绍】
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城管并入公安 建“城管警察”
9月2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有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建议,将全市7万多执法力量以及20多万辅助执法人员重新整合划分执法权,试点综合执法方式,并建议将城管队伍并入公安序列建立“城管警察”。
全市执法人员20万“临时工”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各类行政执法主体2152个,全市持证的执法人员78947人,其中国家部委、市政府和市属委办局垂直管理的有57621人,占总数的73%;16个区县政府以及所属委办局持证执法人员21326人,占总数的27%。此外,全市各类执法机构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聘用协管、辅警、保安等执法辅助人员20多万人。
“这么多执法人员,但执法形势越来越严重,去年是9万多件,人均4件多,案件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江泽平委员对《报告》中体现出的数据和现实差距表示担忧。
执法权分散影响执法效能
副市长戴均良在代表市政府作《报告》的时候没有避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作为、乱作为、多头执法等一些突出问题,对行政执法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在谈到执法体制和机制问题时,戴均良坦言,虽然现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立法中行政权力配置缝隙问题存在,由此带来部门间职权碎片化。“65.8%的执法主体和73%的执法人员由国家部委和市级部门垂直隶属,基层看似人多,却难以整合。”他说,这也造成了基层执法事多人少疲于应付,各部门间多头执法,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整体效能。
代表建议把城管列入公安队伍
“下力不少,成效不大,两头不满意。”列席此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段淑珍认为,应该推进执法权力重心下移。她建议,把城管列入公安队伍,让城市既有交通警察,又有治安警察,还有城市管理警察,这样更有利于推动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学兵立刻对段淑珍的发言表示赞同,他表示,城管的职责可以考虑转移到公安队伍上,将城管过渡为“城管警察”。目前,城管队伍大量聘请协管,这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对这些人员,“该扩充编制的扩充编制,该清退的清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