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创”方针有力廓清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
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国思想界产生过一些错误倾向,比较突出的是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这两种极端思潮。改革开放后,这两种思潮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发展,还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
虚无主义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文化形态,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甚至认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起着负面的、阻碍的作用,因此必须全盘否定和彻底摒弃。20世纪一二十年代高调“打倒孔家店”就是这种思想倾向的代表。事实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并不矛盾。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不是成功走向了现代化吗?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两创”方针,宣示了对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无比自豪,昭示着强大的文化自信。
复古主义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要求一切按古人的行为方式行事,主张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成天穿汉服、行拱手跪拜礼,甚至提出全面“儒化中国”,进而提出推行所谓“儒教”,把“儒教”当成“国教”。实际上,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同时,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想简单回归传统已不可能。“两创”方针的要义在于,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是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使之与当今社会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通,为当代人所接受所运用。
功利主义则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以赚钱营利为根本目的。有的争夺名人故里,美其名曰旅游开发;有的影视剧、文学作品戏说历史,以吸引眼球;有的热衷举办高额收费的所谓“国学总裁班”“国学少儿班”,旨在敛财。所有这些,不是真的弘扬传统文化,只会败坏道德伦理和社会风气。而“两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总而言之,“两创”方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传统而不盲从传统,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是纠正对待传统文化各种错误倾向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在复杂的文化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