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官商勾结“房腐”利益链

切断官商勾结“房腐”利益链

事实证明,权力一旦被金钱腐蚀,就会失去公权为公、权为民用的成色而走向反面,成为伤害公共利益的利刃。

日前,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陆续公布。从本轮各地整改内容来看,“房产”领域仍是腐败的重灾区,“官商勾结”“多占住房”和“办公用房超标”现象十分普遍。在2013年以来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产腐败,不少高官落马也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

“房腐”严重,不仅与一些地方大搞房地产业开发、房价飞涨带来的巨大获利空间有关,更与房地产市场化起步较晚、市场机制不健全,官员手中握有较大的行政审批权力有关。一方面,官员手中权力的天平稍稍倾斜,就足以为商人换来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横利”;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巨大的“钱”景,也使得地产商人出手“大方”,足以使意志薄弱的官员信念动摇、束手就范,乃至结成利益的共同体。从日均受贿2万元、坐拥16套房产的长沙规划局原副局长顾湘陵,到前不久计划到海南开发房地产、“跑路”被抓的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等,几乎所有“房腐”官员的背后都闪动着商人的身影。

事实证明,权力一旦被金钱腐蚀,就会失去公权为公、权为民用的成色而走向反面,成为伤害公共利益的利刃。其实不仅在房地产领域,从近年来查处的交通、能源等领域腐败大案、窝案当中,都足以窥见官商勾结的“巨大能量”:擅自修改房屋容积率、随意左右工程招投标、肆意操纵资源配置,少数官员和商人利用这种“能量”为自己谋取金钱暴利,而以损害市场公平、排斥打压竞争者、甚至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官商交往要相敬如宾,不要勾肩搭背。党员干部理应严格自律,自动和商人做利益切割,从价值观念上筑牢“不想”勾结的操守。而就外部他律来说,要始终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行为保持惩戒的高压态势,使官商“不敢”勾结;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法治和制度,通过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划清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法治的利剑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使之“不能”勾结。才能铲除腐败土壤,更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