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文明不仅仅在于呼唤,而且在于行动,更重要的也是风景。文明不仅仅是旅游的文明,而且也是服务者的文明,更是景区的风景。可不,西安市临潼区文明办在兵马俑、华清池、骊山森林公园三大景区全面启动“垃圾换水·唤回文明”活动,游客只需将旅途中随手产生的垃圾带出景区,便可在景区外设置的免费换水点兑换一瓶矿泉水。这是文明的行动,而且唤回的更是文明的行动,唤回的也是文明的风景。让文明行为得到尊重,给予回报,虽然仅仅是一瓶矿泉水,却让远水解决了近渴,既解了游客的饥渴,而且也是带来的是景区的文明,让垃圾从景区出来,进入其应该到的场所。
大家都知道“破窗效应”和“烂苹果理论”,这正是对第一块砸碎玻璃的石头或者说是第一个苹果烂掉时的无视,没有去把窗子玻璃及时补齐,把第一个烂掉的苹果清除掉,可以说是光说不练的结果。那么呼唤文明,更重要的也要去做,去示范,去行动,去勇敢地做,做文明行动的第一人,走出实践文明的第一步,这样可以说是积极的“破窗效应”和“好苹果理论”,让带垃圾出景区的旅游既有水喝,而且也得到了尊重和重视,岂不带动了更多的人向文明看齐,把垃圾带回,唤回文明出游,向文明看齐。
文明出游既要呼唤,而且要去实践,其不仅仅是游客要做,而且景区方面和相关政府及其组织都去做,传递出的是文明出游,带着文明上路,让文明不仅仅行走在路上,而且让文明更成为国庆长假的一道美丽风景,让人人都去欣赏文明的风景,做文明的风景,实乃文明幸事。
【启示与思考】
实际上,“垃圾换水”活动并不是今年国庆假期才有,这些景区去年就已经开展过这样的活动,想必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才有了今年的活动延续。在这几个景区中,兵马俑作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景点,在近些年的国庆假期中,游客人数屡创新高,维护良好环境的压力自然也就随之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垃圾换水”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保洁工作的量来解决问题,值得称赞。不必总抱着悲观心态去看待游客的文明素养,要乐于引导善举,呵护文明。一瓶免费矿泉水或许并不具有什么诱惑力,但在“垃圾换水”活动中,它却能成为一种催化剂,能促成延绵不断的文明传递。
类似的实在活动既要启动也要坚持。事实证明,唤回文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唤回游客的文明意识活动,也不要局限于国庆长假期间。贵在坚持,重在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为景区再增加一道亮丽风景的同时,进一步让旅游文明潜移默化融入到每位游客的内心深处,真正唤醒游客的文明意识。假若只停留于一时一事,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很难保证长久,只会是半途而废。
因此,不妨对“垃圾换水”活动送去掌声,它让我们一直倡导的文明理念活了起来。当不文明现象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时,我们最容易做到的是痛斥它、咒骂它,但却忽略了去呵护和发扬那些文明之举,更缺乏耐心去为文明习惯的传递设计有创意的活动。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景区管理者用一些全新的方式去引导文明,坚持如此,倡导文明旅游就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满魅力的风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