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选人才”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乙亥杂诗》中的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是把其中的“降”改为了“选”。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背景和意义却相去甚远。《乙亥杂诗》成诗于清朝道光年间,描绘了当时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反观当今中国,全社会已基本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七一”讲话高瞻远瞩,影响深远,为全国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在选择人才时,不应只考虑其学历、资历,年龄等因素,而是应尽力使之与岗位相匹配,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工作的重点就是:不唯身份、学历、职务聚人才,只要专业技术过硬、工作实绩明显,都将成为引进和培养的对象,破除选人用人的条条框框,坚持唯才是举的方针,更加注重品德与能力等要素,才能使“不拘一格”真正落到实处。
所谓“选”,是一个挑拣的过程。既然是挑拣,必须要有一个挑拣的方式,同样的,对人才的选择应该也有相应的方式。对人才的选择方式要注重公平、公开、公正。只有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竞争环境,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选择方式要注重科学。对于不同行业,要有针对其行业特征的不同的选才方式,切忌千篇一律。如,对于科研人才的选拔应偏向对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审定;而党政人才的选拔除了传统的看总结、审报告之外,还要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