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

“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

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始,话语的生产已脱离其最初的主体而存在,并在不断的传播、阐释与解读中完成着复杂的想象与建构。多元化的传播者跟特定的社会语境和自身情况相结合,不断赋予最初的话语以新的意义,甚至在挪用、误读中实现着对原有话语的解构与重构。也正如有关学者所言,“话语没有明确的边界,因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总是改变旧话语,创造新话语,争夺话语边界。……话语往往在与其他话语的共谋和斗争中得以界定,因此话语会随着社会中其他话语的出现或消亡而发生变化”①。

一、基于“大数据”的话语分析

“中国梦”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中国转型期的一种官方话语表述,依然面临着为不同的叙述主体所阐释的问题。自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一词的叙述话语就开始在各类信息传播平台和载体上得到不断的传播,并在传播中进行着与特定主体相勾连的阐释与再造。

(一)大数据时代的样本选择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主流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和宣传,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也在持续地关注。根据数据挖掘显示,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新浪微博上共出现了224515条原创博文②,这些博文分别涉及政务微博、媒体微博、个人认证微博等传播主体。研究假定,不同的传播主体虽然都对“中国梦”进行了大量的聚焦,但其阐释和传播的内容及策略则各有不同,“中国梦”的叙述话语从官方的主流媒体拓展到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经历了从叙事风格到叙事边界的拓展。

话语分析要对文本的“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有两个主要的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③。然而,传统的话语分析往往偏重于对单条或少量样本的解读,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话语分析依然有其经典的参考价值,只不过在样本的选择及具体的操作层面需要进行某些革新。诚如舍恩伯格所言,“当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一切都改变了,我们需要的是所有的数据,‘样本=总体’”④。国内学术界自2012年开始掀起一股“大数据”的热潮,基本上遵循了舍恩伯格所提出的三个分析原则,“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⑤。然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事实证明,“精确的测量结果比不精确的测量结果要优异。使用不精确的测量绝不会比使用精确的测量能得到更优异的结论”⑥。

本研究初步采集到中国梦的全体样本为224515条,去掉了大量与本研究所聚焦的“中国梦”话题无关的内容,以及虽然聚焦于“中国梦”但属于重复性且没有实质内容的“投票”信息、“分享”信息和营销信息,有效样本数量为168552条。同时,微博作为碎片化的传播平台,不同的博文有着不同的覆盖度和传播力,在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时,必然要考虑“琐碎的多数”和“重要的少数”同时兼顾的问题。

(二)以“中国梦”为分析对象

“中国梦”话题具有普遍且广泛的社会关注度,根据对《人民日报》的数据检索,自2012年11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共刊发1019篇相关报道,其中有302篇在标题中出现“中国梦”字样。根据百度搜索引擎对新闻标题的检索,共有123万篇相关新闻。

本研究选取的“中国梦”话题以微博这一新型的传播平台为分析对象,微博所具有的“后现代”特质——反传统、去中心化、反权威、碎片化一直为学界关注,也为“中国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与此同时,媒介用户因技术的开放性和传播介质的“弱审查”化而赋权,他们的呼声在某种意义上建构出当前中国的“民间舆论场”,以体制内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进行各种尝试,以图“卫冕”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致力于捍卫“官方舆论场”的权威性。“中国梦”的叙述话语就在微博这一后现代语境下展开了大量的传播。

学者谢立中曾经在《走向多元话语分析》一书中论及后现代思潮中所蕴含的一套颇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是基于如下的立场提出——“人们对世界的一切感知、一切言说、一切书写,都是以特定的话语系统为前提的……实际上归根结底知识是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话语系统转换而来的关于客观或主观世界及客观或主观世界某个方面、某个部分的具体话语或文本而已”⑦。因此,本研究将“中国梦”界定为一整套的话语表述系统,是通过各种语言符号建构的并为不同的叙述主体所传播、阐释的对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⑧据此可见,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信息获取渠道,而新浪微博“在活跃度方面……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微博网站”⑨。据此,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新浪微博中带有“中国梦”字眼的168552条有效样本,致力于探讨两方面问题:第一,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带有集体色彩的叙述符号,“中国梦”的宏大话语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下为不同的主体所阐释;第二,作为一个全民族的信仰,它如何跟社会的具体实践相勾连,进而被赋予具体化、可感知、可把握的意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