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刘志伟: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思想与领导风格(2)

刘峰、刘志伟: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思想与领导风格(2)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人脱离不了时代,要顺应时代。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刘志伟: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刚才刘峰教授已经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思想全面做了论述,他的概括中间专门讲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来了强有力的领导力,深邃而系统的领导思想,以及鲜明而深刻的领导风格,讲得非常全面。我就进一步接着刘峰教授的全面论述,着重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深刻的领导风格,谈一点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我刚才说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展现出来了鲜明深刻的领导风格,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2013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出版的一本新著《李光耀观天下》,专门就对习近平的领导风格有所概括。他说“习近平是一个很沉稳、很内敛、很大气、很庄重的一位领导人,而且视野很开阔,看问题非常透彻、非常深刻。”他进一步论述,进一步展望说,“习近平将是一个曼德拉级别的领导人物。

管子曾经说过,“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我们学习、研究习近平的领导风格,有利于我们领导干部提升领导能力,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也有利于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讲分析、学习和研究习近平领导风格的体会。

第一个方面,习近平领导风格突出的思维方式特点。

领导风格是领导者在他的领导活动中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个性特点。他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内在要素,首先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思维决定领导者的行为方式,这是领导风格的决定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深刻的领导风格,其思维方式方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讲要发展、变化地看待问题,要全面地认识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是重点中的两点。习近平的领导风格中,他的辩证思维方式十分突出,比如说,在他领导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突出提到了既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顶层设计。在改革的权力掌控方面,既强调权力下放,简政放权,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同时,更强调权力集中、强化改革的有效控制和形成合力。

第二,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和展望未来,掌握历史思维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事件、认识过去,把它放在历史的环境中间进行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把现实的变革发展和历史的继承、延续结合起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历史思维方式,处理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比如说,2013年6月专门举行过一次政治局的第七次学习会议,主题就是学习历史。习总书记在学习会上专门强调,历史是一本教科书。

第三,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依法治国理政,它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二是逻辑层面,就是要用法治来思考和认识社会;三是决策层面,就是要用法治思维指导我们的决策;四是制度层面,就是要用法治思维指导制度建设。习总书记上任之后,突出地在治国理政上强调法治思维。在2013年初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明确指出,要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第四,战略思维。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这就高度概括了战略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时间的长远性,一个是空间的全局性。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突出强调,处理改革上要超前思维、提前谋局,要上下联动、综合施策,多次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五,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方式强调,凡事都要从最坏处评估决策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做到预有准备,处变不惊。《礼记》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3年初,习总书记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式,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我们改革处于深水区,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治国理政过程更需要底线思维。

第六,群众思维。群众思维要求各项工作,必须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反对干部“四风”,而且习总书记身体力行,轻车简从,深入民众,深入一线,显示了鲜明深刻的亲民风格,引起了国内民众广泛好评和国外媒体高度关注,比如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的《洛杉矶时报》都认为习近平的领导风格尽显亲民一面。

以上我们从思维方式的六个方面指出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风格的内在要素。领导风格同时也必然有多种外在表现,比如说,领导者的举止行为、言语表达,还有容貌表情和服饰等等。比如说举止行为,习总书记上任以来,深入海南黎寨戴黎族少数民族的斗笠,深入四川抗震一线亲吻灾区的娃娃,在河北老区坐在炕头与老乡热聊家常,在甘肃老年餐厅为古稀老人端菜送饭,在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站在农村大娘门口唠家常,在北京街头庆丰包子店排队买包子、吃包子,在冰天雪地的边疆慰问战士等等,这些都深刻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风格亲民、爱民、善民的一面。我这里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指出习总书记领导风格特点,一方面,语言表达是凸显领导者领导风格的一个主要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后,在语言表达上显示出了鲜明的清新之风,他的许多语言,比如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语言表达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第一,简洁。简洁是领导者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简洁是习总书记语言风格的鲜明特点,比如说,谈到周边外交上,他指出“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第二,明确。明确是领导者思维清晰性的表现,是工作思路清晰的表现;同时,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明确也有利于落实、有利于执行。早在习总书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他在谈到领导者的品行问题就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干事,也要干净。”第三,通俗。通俗是领导者善于语言表达的重要表现。2013年4月,习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期间,他在谈到社会发展时就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02年-2007年,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以“哲欣”的笔名,在《浙江日报》上发表232篇文章,合集出版时名叫《之江新语》,就是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人民关切的问题,人们评价说,“习近平书记是在用大白话谈大问题。”第四,硬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信。2013年3月访问莫斯科期间,习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时充满自信地讲,“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二是坚定。习总书记突出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政治定力,2009年他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拉美期间,斩钉截铁地谴责那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展的说三道四,对我们的事指手划脚。三是勇于担当。习总书记把勇于担当作为领导干部的五个要求之一。四是以身作则。习总书记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中就明确表示,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同全党同志一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方式这—领导风格的内在要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一领导风格的外在要素之一,概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深刻的领导风格。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既有领导者的生理禀赋,以及性格特质这些先天性要素,更有其学校教育、家风传承、文化浸润、时代造就、生活实践历练等后天性要素。

我着重从后天性要素方面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深刻领导风格的形成原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活实践。这里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儿童时代的家庭变故。1962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秘书长,因为《刘志丹》这本小说遭康生诬陷和迫害,家庭发生的巨大变故在他儿童时代产生了深刻影响,心志得到了磨炼。二是他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艰苦生活。196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狗崽子”、“黑帮子女”下放到陕北农村,在艰苦生活条件下一干七年。在艰苦锤炼中,他接触了民众,了解了国情,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品质,1973年他在农村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三是成年以后的工作历练和实践。他从1973年担任一个村级领导工作——党支部书记,开始了他40多年从政的工作实践,40多年以来,他从县到地市,再到省市,重大的工作变动有16次,曾先后担任福建、浙江、上海三个省市的党政一把手,领导的人口幅员达到了一亿五千万,就在工作实践的历练中间,积累了深厚的领导工作经验,这成为他领导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父辈传承。习近平领导风格的形成,得益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的重大影响,尤其是他的父亲习仲勋,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他的精神导师。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之一,是陕北根据地的开创人之一,建国以后先后在西北地区和国务院工作,曾经遭遇诬陷、文革批斗和牢狱生活,但是,他始终矢志不渝,表现了一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粉碎“四人帮”之后,他重新工作,领导了广东初期的改革开放,调到中央之后又参与了中国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重大事件的处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作为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十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有感触地说过,“我这一生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二是陕北的老乡亲。”

第三,文化浸润。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深厚的文化和文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领导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说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他强调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结合起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外交工作上,他强调亲、诚、惠、容,强调要睦邻、安邻、富邻,这是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同时,中国历史上许多忧国忧民的圣哲,成为他谆谆教诲领导干部的经典和楷模。比如说2004年,他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百姓疾苦,要像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郑板桥所说的“吾曹些小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比如说谈及干部成长与干部政策,他就曾引用韩非子的原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强调要重视实践的历练。

第四,时势造就。孙中山讲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人脱离不了时代,要顺应时代。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