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土培基,必须把法治刚性体现在战斗力建设的方方面面
法规制度好比法治土壤的防护林,没有制度的立深落实,起不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就不会有肥沃的法治土壤,更不会有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生动局面和良好效益,更无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由此看来,做好依法治军固土培基的工程,必须使法规制度刚性落实到战斗力建设的终端末节。
扭住要害,依法治官不含糊。党的各级干部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中流砥柱。没有一支秉公用权、依法行政、依法带兵的过硬干部队伍,就会把依法治军的“真经”念歪,把部队战斗力建设领上歪路。因此,要突出加强对党委班子成员、特别是对主官的监督管理,督促他们做知法的明白人、守法的规矩人、执法的铁面人,始终老老实实按政策、按法规办事,带出令行禁止的好部队,立起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盯住关键,依法选人不徇私。强军事业要在得人,关键靠人。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离不开一大批出类拔萃、上下公认的贤能人才。坚持公正选人用人,党委的公信力就高,部队的元气就足,建设的基础就牢,发展的步伐就快。反之,就可能上下离心,一盘散沙,一事无成。要严格落实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等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使用的公信度。真正把那些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能打胜仗的优秀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凝聚起能打胜仗的事业心。
突出重点,依法治训不掺假。依法训练缺乏刚性,战斗力标准就立不起来,实战化训练就抓不起来,就会影响到打胜仗能力建设。夯实强军之基,必须把依法治训作为重要切入点,严格按照大纲和“真、难、严、实”要求,坚持危中施训、险中练兵、真打实抗,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要认真开展军事训练中的行政监察工作,实时监督演风考风,对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板着面孔查、较起真来纠、硬起手腕罚,做到“零容忍”,切实让写脚本、走程序、背台词、搞摆练等歪风怪相无处遁形,不断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揪住难点,依法执纪不手软。从严治军是建设强大军队的铁律,稀稀拉拉,松松垮垮,就不能成其为军队,就打不了仗,更不可能打胜仗。好的作风,可以成就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师劲旅;坏的作风,也可以让一支常胜之师变得不堪一击。看一支部队有没有过硬的战斗力,令行禁止、违法必究是个重要窗口,也是重要保证。要坚持做到落实规章制度必须钉是钉、铆是铆,绝不能搞变通、打折扣,任何时候都不能“挂空挡”;落实法规制度要严到边、严到底、严到位,使之成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坚持做到面子再大,大不过党性原则;感情再铁,铁不过规章制度;后台再硬,硬不过政策纪律。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切实让履职尽责“铁肩担当”不懈怠、落实规定“铁板钉钉”不动摇蔚然成风,让检查督导“铁面无私”不徇情、责任追究“铁石心肠”不手软赢得认同。
把住根本,依法抓建不走形。忙乱是影响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五多”问题久治不愈,新“五多”接踵而来,表面看是工作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深层次反映的则是法治不严格。破除“违规抓建、经验抓建、功利抓建”等错误思想,解决新旧“五多”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冲击与干扰,必须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筹划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心工作的冲击,保证“领导有思考的时间、机关有筹划的时间、基层有落实的时间、官兵有休息的时间”,防止部队建设脱纲离谱、违规运行,始终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