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软实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提高文化软实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访者简介:

郭全中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宣晓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中国经济时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讲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把弘扬中华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源泉和重要途径”,那么,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郭全中: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硬实力相比,差距悬殊,总体说来,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缺乏宽松的文化创新氛围。目前,对于文化创新仍然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一方面导致难以产生真正能够传世的文化精品、力作,另一方面导致难以产生大量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其次,顶层制度设计不合理。当前,我国在文化顶层制度设计方面,没有做好价值分层,导致核心价值观层面的与政府文化管理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层面的与文化产品市场层面的相混淆,使得文化制度矛盾重重。第三,文化管理体制不科学,且改革力度远远滞后于市场需求。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管得过多、过死,且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比比皆是,有些本应该市场化的文化产品结果非市场化,有些本应该非市场化的却市场化。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实行了力度较大的文化体制改革,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多处于半拉子工程状态,出现了一大批翻牌公司。第四,国际传播能力很弱。虽然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了较多的国有对外传播单位,也建立起了孔子学院等对外传播机构,但是近些年来,不仅没能有效改变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旧格局,而且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迹象,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市场化的国际化巨型传媒集团。第五,文化产业仍处于较低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和它应该起到的作用相比仍然差距悬殊,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3.77%。第六,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条块分割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出现了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文化市场高度碎片化。第七,优秀的文化人才缺乏。虽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文化人才,但是缺乏领军型、国际型和复合型的人才。

尚会鹏: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但总的来看,中国在软实力方面,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根据斯科尔科沃—安永新兴市场研究所推出的2010年各国软实力排名,美国以总体87分高居软实力榜首,法国以及德国紧随其后,而中国以30.7分排在软实力榜的第8位。中国的软实力主要得益于其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受瞩目程度、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以及其大学的迅速扩张与排名的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这个调查是4年前做的,现在中国的软实力,也大致应是这个水平,并且,短时期内难有大的改变。中国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还不匹配,中国无论是在制定国际规则和秩序,还是在国际危机的处理解决方面,发挥的影响力还有限,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还比较消极。中国文化产品存在吸引力不足、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

北京大学 “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组4年前曾进行了一项针对美、德、俄、日、印度五个大国的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文化要素、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要高于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和中国人形象的认同。其中,对中国国家和中国人的形象的认同,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越是交往多的国家,对中国国家和中国人形象的认同度越低。这其中,除了政治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最近一些年,随着中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增多,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所到国家和地区的人的反感。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对中国人的形象影响很大。

宣晓伟: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有的后发国家(或非西方国家)在面临现代化带来的冲击时,都必然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什么是不可避免必须改变的,什么是一定要不惜代价保留的?”(布莱克)

不同的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社会脱胎换骨的需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取舍,或激进或保守。但是,文化的演变却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像机器更换零件一样,可以随意调整摆弄,即使采取“全盘否定”的激进主义态度,也不能轻易地可以将自身的文化替换为他人的。事实上,中国文化当前遭遇的困境根本源自丢弃了自身传承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却又迟迟无法转变为他人传统的尴尬。尽管在物质层面,与传统社会相比,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经常成为我们在所谓的文化软实力领域经常夸耀的资本;但是在制度层面,目前国家治理所遇到的困难,却在许多方面与传统时期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例如当前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制度建构上,面临着与传统帝国相似的基本困难 (参见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开放时代》,2014年,第4期,第127页)。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念层面尤其是终极价值诉求领域,由于正处在“破而难立”的状态,当今的中国人似乎正处在“六神无主”的时代,不仅找寻不到终极价值关怀,甚至丧失了对终极价值观念进行追问的兴趣和能力,只能回到世俗的物质层次寻求人生存在的意义,这同样成为了这个时代鲜明的文化特征。

终极价值诉求是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那么,文化软实力都包含哪些内容?

郭全中:文化软实力存在价值分层,一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或者是价值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层面的文化软实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软实力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创新的环境。开放、自由、包容的环境是文化茁壮成长的前提条件,而当前虽然国家层面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第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包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构建方式和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已经初步提出,但是如何进一步精炼和贯彻落实都有待完善。第三,文化顶层制度的设计。包括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等。第四,对外传播能力体系建设。包括传播能力体系的战略规划、传播主体建设和传播策略。第五,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其主要特点是有序、统一、竞争、开放,实体与虚拟有机结合。第六,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文化产业规划、文化市场主体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等。第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主要特点是“均等化、标准化、现代化、治理性、综合性”。第八,文化人才建设。包括文化人才规划、文化人才环境、文化人才配套措施。

尚会鹏:“软实力”这个概念现在一般用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是近些年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很少用“软实力”这个词,而是用“综合国力”、“凝聚力”等表述。国际关系领域中“软实力”概念的定义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约瑟夫·奈)举例说,A国用武力征服了B国,这是硬实力。倘若不是用武力,而是通过传教、输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式,改变了B国,这用的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包括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等几个方面。一国的文化、国内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