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直为民”

“四直为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贵州省凤冈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实施“四直为民”创建,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成效。“四直为民”得到了陈敏尔省长的肯定,尤其是“‘党群直议制’荣获全国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三等奖”,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和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的专门批示。7月,人民日报刊登《贵州凤冈县“四直为民”联系服务群众——群众的事,家门口解决》一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四直为民”被中央党校党建部列为党建研究课题。

今年以来,凤冈县按照陈敏尔省长在我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的“要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中走好群众路线”要求,通过实施“党群直议话民事、干群直通连民心、县乡直达惠民利、民生直办解民忧”的“四直为民”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创建,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地方促发展的目标。

    一、创建背景

(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受到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大家可以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追逐自身利益。这样一来,基层党组织普遍感到队伍不如以前好带了。计划经济时期,基层党组织因为掌握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统筹分配权,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很强,可以做到一呼百应。然而,现在的落差却很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依存度降低了,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联系和服务也少了,党员参加党内活动也不积极了,甚至党员奉献也讲条件,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下降。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由于统筹引领发展的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协调、管理的事情,而在群众亟需的致富发展上缺少门路和有效措施,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难。

(二)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趋向单一、老旧。一方面,由于2003年-2004年全面实施“合村并组”后,建制村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干部承担的工作量过大,群众所得到的服务量相对变少,党的工作很难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服务群众不深入,久而久之,服务的“盲区”成为矛盾的“产区”;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仍然靠原始而简单的方式进行,如赶集日集中办理,工作日上门发放宣传单等,方法简单,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群众追求高端化、多样化、便捷化的需求。

(三)县乡两级权责不统一,服务形成“两张皮”。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利益部门化的倾向越发严重,一些基层站所不断上挂,基层党组织的权利不断被上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有限政府,无限责任。一些县直部门掌握重要资源和权力,抱着部门利益至上的观念,把规划、项目、资金、实施等权力牢牢握在手中,把矛盾和问题就推向基层,好事自己做,责任基层担。

(四)自身实践的不断深化。一方面,由于思想保守、封闭,多数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本领不强,就党建抓党建,与其他领域工作联系不紧密,习惯于封闭式运作,逐渐形成党建与发展“两张皮”,导致服务群众不系统。另一方面,无论是我县还是其他地方,乡镇与部门、乡镇与乡镇、部门与部门间在联系服务群众上,都显得单一、零碎和孤立,形不成统一模式,造成各自为政,出现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急需探索一个既能牵头抓总、又能管长远的联系服务群众总载体——“四直为民”便应运而生。在今年初,我县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四直为民”创建工作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和相关《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县推广。特别是被《人民日报》报道后,“四直为民”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