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直为民”(3)

“四直为民”(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探索与实践

  三、“四直为民”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开展“四直为民”创建,结合中央活动要求解决的“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四直为民”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四直为民”机制的实施,不仅创新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提升了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更成为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强化了党员干部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实效性。通过县、乡、村、组四级群众工作平台的搭建,促使信访工作实现了“分散式”变为“一站式”、“被动式”变为“主动式”、“转交办”变为“直接办”、“中转站”变为“终点站”的“四个转变”,保证了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难事有人帮、问题有人管;通过开展“321”连心点活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各级领导干部帮助落实资金400多万元,帮助解决矛盾问题600余起,协调项目70余个,实现了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直接沟通,充分彰显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四直为民”较好解决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党群直议制”把事关本村(社区)本组(小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和民生事务的协商、决定、执行等权利交到党员群众手中,通过“直议”,使党员群众由“被动作主”变成“自觉作主”,实现外力拉动向内力引动的转变,保障了基层党组织的主张与党员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比如,进化镇临江村临平党支部和街坝党支部,针对投资1.5亿元的“九龙生态养生园”项目占地问题,组织当地党员、群众开展议事,议出了“项目落地、农户入股”的双赢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县开展议事7900多件,化解纠纷1300多起,协调流转土地5.08万亩,帮助协调项目238个。同时,建立“道德讲堂”175个,制作、上传《孝道》、《自强不息》等课件51个。

(三)“四直为民”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了零距离。“四直为民”的实施,为群众了解办事流程、惠民政策提供了方面,减少了往返来回办事的时间,节约了办事成本,为第一时间知晓党委政府的声音加快了速度。比如,县烟草部门协同国土部门,把进化镇临江村实施的5000亩烟草园区土地整治,采取项目直达的方式进行下放。同时,“四直为民”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切实帮助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正能量。比如,今年一季度投入民政资金2858.6万元,惠及79223人;通过“民情快递”邮箱共收集群众诉求785件,已经办理了741件;解决了体育馆商住楼24户长达15年办证难问题;成立流动车管所,开展“送证下乡”活动,已上摩托车牌照1万多辆;率先在全省将城镇无业居民“两户”家庭纳入计生奖励、保障、救助范畴,首次就兑现126.5万元,惠及9934人。

    四、体会与启示

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第一,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单向被动向双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建立了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经常性联系渠道,消除了干群沟通的障碍,群众的诉求可以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得到解决;各项政策、便民措施等也能第一时间传达到群众中。二是传统方式向现代技术的转变。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资料融入到服务端,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使服务方式变成更加便捷、优质、高效,让群众享受数据服务。三是单一服务向多方位服务转变。突出“民需、民诉、民盼、民急、民意”,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农业技术、就业培训等作为服务内容,让群众享受多方位的服务。

第二,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实现了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在服务过程中,依托“远程教育”、“道德讲堂”、“农民大教育”等,开展教育培训,及时纠正歪风邪气,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二是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在“四直为民”创建中,以同步小康建设为目标,以“县乡直达”为载体,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方式改革,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以实施“党群直议制”为载体,使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互联互通、有机整合、密切配合,通过共同参政议政,切实解决基层难题,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作者系中共凤冈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