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梦”依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下面我还想谈谈中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在这个大思路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是压缩和合并专项转移支付,同时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中国,中央政府80%以上的钱都是转移给地方政府的,这个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而且其规模还在迅速扩大。这笔钱如果用好,地方政府,所谓财力太小的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我已提过,中国不差钱,中国的问题是庞大的公款资源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这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转移支付。试想,如果我们有一个中国梦,站在地方角度应该叫“地方梦”——如果地方政府在年初的时候就能了解中央或者上级政府每年给他多少转移支付,并且这些转移支付并没有规定的太细,而且基本上也不需要配套,那么他们就可以把这么庞大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这样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就可以得到系统和持续的提升。可是,非常遗憾,我们目前的转移支付体制,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体制,基本上都不能满足地方政府这种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提升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
接下来还有一项重点支出的改革。中国40%以上的公共支出都是被各种部门的法律加以限制的,包括交易法、科技法等等。这些法律具体规定了政府的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财政部还有其他部委提供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治标。这就有点武断,有点专断。譬如有一些地方教育支出已经花了很多钱,但是他在医疗方面建设方面不够,然而我们规定每年要“保四”,不断往这里砸钱。也许中国整体教育支出水平不算高,“保四”是必要的。但是每个地方都“保四”就是一刀切,严重脱离实际。这就形成一些冲突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雪中送炭不足,锦上添花有余。好在新一轮改革也把这些问题纳入了改革的视野。
最后我想说,管理他人钱财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管理公款尤其如此。再跟各位分享一句话,世上最可心的事莫过于花别人的钱;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花好别人的钱。花好别人的钱难,政府要花好人民的钱更是难上假难。如果以几千年历史跨度来考量,中国有两条曲线,我把它叫做财政剪刀差。每个王朝拿走人民钱财的能力都是大大的,但是花好钱财的能力往往是小小的。这两条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像一把张开的剪刀一样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面临很多的难题和挑战。诸如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环境的灾难,腐败,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沦丧。如果采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这种系统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加强财政治理。对公款、对预算、对现在财政制度必须抱有虔诚的敬畏之心。一个国家什么没有管好,首先要把公款管好。一个国家什么都没有建设到位,必须把预算制度建设到位。谢谢各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