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汽车产业基础薄弱 中国产品市场既有份额微小
“东盟国家2013年汽车总产量只有444万辆,一些国家还没有汽车产业,而东盟国家汽车消费正在快速兴起,中国产品在东盟汽车市场份额微小,合作前景广阔。”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院乘用车实验室主任亚哈雅·艾哈迈德说。
(图片说明:10月17日,参加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的车手挥旗出发。当日,2014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暨中国-东盟媒体汽车拉力赛在广西南宁市正式发车,这是拉力赛创办以来首次以“请进来”的方式在国内举办。)
亚哈雅说,东盟国家前三位的汽车生产国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去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46万辆、121万辆和60万辆。而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日本品牌分别占据了90%和95%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有主导地位。
“泰国推出了生态汽车计划,对于能达到节能环保标准的汽车厂商,可以获得免征8年企业所得税、免除机械进口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亚哈雅介绍,东盟国家高度关注节能环保汽车的生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都推出了激励政策,鼓励国外厂家投资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王玉主说,部分东盟国家经济还欠发达,对汽车的需求主要是商用卡车、皮卡车、微型汽车和轻型客车,中国生产的这类车具有较大空间,“东盟国家发展很快,潜在的轿车市场也很大,中国向这些国家出口轿车的前景看好。”
亚哈雅表示,中国奇瑞、吉利、长城、东风等汽车厂商在东盟有投资,但市场份额不足1%,中国汽车品牌在东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