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长会议为亚太地区PPP提供具体指导
本次财长会议的重大成果是通过了《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下称《路线图》),这标志着在解决亚太区域基础设施筹资难、推进亚太区域互联互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路线图》以APEC各经济体自愿提供的交通、能源、通信及水务等领域的PPP项目案例为基础,指出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PPP,并特别提醒PPP模式选择不当会延长采购时间,必须慎重;因此,各经济体的政府应尽量选择在商业可行性方面有前景的项目,确保所选项目适合PPP模式并合乎经济原则,反映生命周期成本,能够实现物有所值。
目前,我国的PPP项目主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像福建省最近推介的28个PPP项目试点,涵盖了交通、市政、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和养老服务等。
与普通商业项目不同,PPP项目在运作之前需要系列论证。财政部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筛选程序应确立项目以PPP模式开发的商业模式,包括明确产出要求,评估其在政府战略目标中的整体财务及社会经济成本和收益,确定收入来源及项目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以及评估私营部门参与的优势。”
令人期待的“中国PPP中心”
财政部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当前,亚太地区正在发展具有一定市场成熟度的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其中一项进展,中国财政部正在建立中国PPP中心。这一进程有助于推动亚太地区PPP中心网络建设。”
记者了解到,未来的中国PPP中心有六项主要任务和职责,包括:基础研究、培训与咨询、应用与推广、资金支持、信息管理与发布、国际合作。目前中国财政部已经建立了一个跨司局PPP工作领导小组,负责PPP的规则制定与管理,领导小组由财政部七个司局组成,包括金融司、预算司、国库司、经济建设司、国际司和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基金管理中心等。
菲律宾财政部副部长Gil Beltran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菲律宾已经建立起了PPP项目平台,做净值调查,使得27个PPP项目顺利开展进行,占菲律宾PPP的10%,以后的一些项目将在5年内逐步实施。”
Gil Beltran认为,APEC各经济体聚焦PPP,想要搭建一个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互相分享经验,使得投资者更自由地流动他们的资金,显示出亚太经济互助,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在菲律宾也有很多类似的基础设施项目亟须建设,比如机场、公路。这些项目需要的资金量大,融资是一大问题。所以,他期待通过PPP这种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也期待着和中国的合作。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拉斯金则认为,APEC各经济体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我们能不能确保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都协调起来非常重要,我觉得PPP这样一个路线图是非常有希望的,而且也体现了金融的包容性。”拉斯金表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